TOP

糖尿病患者日常护理误区,你中招了吗?

2025-03-31 15: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高发态势。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得了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日常护理也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不仅影响血糖控制,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剖析这些常见误区,看看你中招了吗?​

一、饮食护理误区:主食越少越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吃多了会使血糖升高,所以主食吃得越少越好,甚至部分患者几乎不吃主食。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科学。主食在体内会被分解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长期过度限制主食摄入,身体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这不仅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还会产生酮体,引发酮血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正确的做法是,合理分配主食量,根据个人的活动量、体重等因素,确定每日主食的摄入量,一般占总热量的 45% - 60%。同时,选择全谷物、杂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这类主食消化吸收相对较慢,可避免血糖快速上升。

​二、运动护理误区: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部分糖尿病患者急于通过运动降低血糖,认为运动强度越大,降血糖效果就越好。其实不然,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血糖短时间内升高,还可能引发低血糖,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较大负担,增加心脏疾病发作的风险。此外,高强度运动还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关节磨损等运动损伤。糖尿病患者运动应遵循适度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 30 - 60 分钟,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同时,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放松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三、用药护理误区:血糖正常后就停药​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正常后,便擅自停药,认为糖尿病已经治愈。实际上,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停药后,血糖很可能会再次升高,导致病情反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血糖控制正常,是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如需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四、监测护理误区:只测空腹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只关注空腹血糖,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血糖就控制得好。然而,餐后血糖对糖尿病的控制同样重要。部分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却明显升高,这种情况同样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监测空腹血糖,还要监测餐后 2 小时血糖、睡前血糖等,全面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五、足部护理误区:不重视足部小伤​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足部感觉减退,血液循环不畅,一旦足部受伤,伤口愈合缓慢,容易感染,甚至引发糖尿病足。但有些患者对足部的小伤小痛不够重视,如水泡、擦伤等,没有及时处理。这可能导致伤口感染加重,严重时需要截肢。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一旦发现足部有伤口,应及时就医处理。​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避免陷入这些误区,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足部护理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科学护理,与疾病和谐共处,享受健康生活。 

(王倩 罗山县中医院)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