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是许多女性在体检时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但一提到“囊肿”,很多人就会联想到“肿瘤”“癌变”,甚至将其视为“定时炸弹”,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恐惧。那么,卵巢囊肿真的有那么可怕吗?今天就来一次性讲清楚。
卵巢囊肿到底是什么?
卵巢囊肿是卵巢内形成的液体或半固体的囊性包块。它们可以是生理性的,比如在排卵过程中形成的卵泡囊肿或黄体囊肿,通常会在月经周期内自行消失;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皮样囊肿、浆液性囊肿、黏液性囊肿等。
卵巢囊肿会癌变吗?
大多数卵巢囊肿是良性的,癌变的风险相对较低。但确实有一些因素会增加卵巢囊肿恶变的风险:
• 年龄:绝经后的女性如果出现卵巢囊肿,需要更加警惕,因为绝经后卵巢通常不再排卵,此时出现的囊肿更可能是病理性的。
• 囊肿大小和形态:一般来说,单纯性囊肿(内部只有液体,没有实性成分)直径小于10厘米时,通常为良性。但如果囊肿直径超过10厘米,或者囊肿内部结构复杂(如含有实性成分、分隔等),则需要进一步检查。
• 症状:如果出现腹痛、腹胀、腹部肿块、月经异常等症状,尤其是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时,需要警惕卵巢囊肿的恶变。
卵巢囊肿需要治疗吗?
这取决于囊肿的类型、大小、症状以及是否怀疑恶变:
• 生理性囊肿:如果囊肿较小,且在随访中没有增大,也没有引起不适,通常可以观察等待,定期复查即可。
• 病理性囊肿:如果囊肿较大(直径超过5厘米),或者引起疼痛、压迫症状,或者怀疑恶变,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剥除术和卵巢切除术,具体选择取决于囊肿的性质、患者的年龄和生育需求。
如何预防卵巢囊肿?
虽然无法完全预防卵巢囊肿的发生,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风险:
• 定期体检: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早期发现卵巢囊肿,及时进行干预。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
• 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如促排卵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卵巢囊肿的发生风险。
总之,卵巢囊肿并不一定就是“定时炸弹”,大多数情况下它是良性的,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如果你发现自己有卵巢囊肿,不要过度恐慌,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乔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