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新婚燕尔别忽视,压力性尿失禁可能来袭

2025-04-02 09: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一对新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新生活的浪漫篇章时,他们往往沉浸在甜蜜与幸福之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在这温馨的时刻,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压力性尿失禁,可能悄然来袭,给新婚生活蒙上一丝阴影。新婚期间,夫妻间的亲密互动、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触发这一尴尬状况。但别担心,只要了解它、重视它、正确应对它,就能轻松化解这场“小危机”,让新婚生活继续充满欢声笑语。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压力性尿失禁,为新婚夫妇们送上这份贴心的健康指南。

一、认识压力性尿失禁:那难以启齿的“小尴尬”

压力性尿失禁,顾名思义,就是当腹部压力增加时,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尿道溢出。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尿道括约肌就像一道坚固的“阀门”,能够紧闭尿道口,阻止尿液外流,同时盆底肌如同一张强有力的“吊床”,支撑着膀胱、尿道等盆腔脏器,维持它们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然而,在某些因素影响下,这道“阀门”和“吊床”失去了原有的效力。比如,当人们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甚至是快速行走时,腹部压力瞬间升高,而此时若尿道括约肌松弛,盆底肌力量不足,膀胱内的尿液就会冲破“防线”,夺路而出,让人陷入尴尬境地。轻者可能只是偶尔出现几滴尿液渗出,不易被察觉;重者则可能在上述情况发生时,尿液大量涌出,打湿衣物,给日常生活尤其是社交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二、新婚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导火索”

1.性生活频繁

新婚燕尔,夫妻间性生活较为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盆底肌造成反复刺激。每次性生活过程中,盆底肌都会参与其中,频繁收缩、舒张。就好比一根橡皮筋,短时间内被过度拉伸,弹性难免受损。盆底肌松弛后,对膀胱和尿道的支撑能力减弱,使得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风险增加。而且,性生活中的一些姿势、动作,如果不当,还可能对盆底组织造成轻微损伤,进一步破坏盆底的稳定性,为尿失禁埋下隐患。

2.情绪波动大

新婚期间,新人的情绪处于高度兴奋、激动状态,频繁的情绪波动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当人处于兴奋或紧张情绪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一方面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另一方面也会间接影响盆底肌的功能。长期的情绪波动导致盆底肌频繁处于应激状态,无法得到充分放松和恢复,久而久之,变得疲惫无力,难以有效控制尿液的排出,从而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3.生活习惯骤变

婚前婚后生活习惯往往有很大不同,新婚夫妇可能会经历居住环境、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改变。比如,婚后可能会经常熬夜筹备婚礼事宜、与亲友聚会,作息变得不规律,身体得不到充足休息,影响盆底肌的正常修复。饮食上,可能会摄入更多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因为忙碌而饮水过少,这些都不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另外,新婚旅行也是很多夫妇的选择,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加上行程中可能长时间憋尿,都会给膀胱和盆底肌带来额外压力,增加尿失禁的发生几率。

三、高危人群“画像”:不仅仅是新婚夫妇

1.产后妈妈

经历过生育的女性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人群。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不断增大,对盆底肌产生长时间、持续性的压迫,就像在盆底肌上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使其逐渐拉伸、变形。分娩过程更是对盆底肌的一次严峻考验,顺产时胎儿通过产道,会强力撑开盆底组织,造成盆底肌撕裂、损伤;剖宫产虽然避免了产道分娩的直接损伤,但孕期对盆底肌的压迫依然存在,产后若得不到及时修复,盆底肌松弛,压力性尿失禁便极易发生。

2.中老年女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这对盆底组织有着深远影响。雌激素就像给盆底肌、尿道括约肌等组织注入“活力剂”,它能维持组织的弹性、韧性和血液供应。当雌激素减少,这些组织就像失去水分的花朵,逐渐枯萎、失去弹性,变得松弛脆弱,对尿液的控制能力大打折扣。再加上中老年女性可能伴有肥胖、慢性咳嗽、便秘等问题,这些都会持续增加腹压,进一步加重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

3.肥胖人群

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过多,这不仅增加了身体的负担,也给盆底肌带来巨大压力。每走一步,腹部赘肉都会向下坠压,相当于持续给盆底施加额外的腹压。长期如此,盆底肌在重压之下,越发难以正常工作,尿道括约肌也不堪重负,只要腹部稍有压力波动,尿液就容易失控外流,使得肥胖人群成为压力性尿失禁的易患群体。

四、早期识别:捕捉身体发出的“信号”

1.咳嗽、打喷嚏时的“意外”

如果在咳嗽、打喷嚏后,发现内裤有轻微潮湿,哪怕只是几滴尿液,也不能掉以轻心,这很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的早期表现。通常情况下,这些日常动作引起的腹部压力变化较小,但对于盆底肌功能已经开始减弱的人来说,足以冲破尿液的“防线”,让少量尿液渗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留意后续身体变化。

2.运动后的“小状况”

在进行跑步、跳绳、健身操等运动后,感觉下身有湿润感,甚至能看到尿液痕迹,这也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典型信号。运动时,身体的震动、腹部肌肉的收缩都会使腹压明显升高,此时若盆底肌无法承受压力,尿液就会趁机流出。特别是那些平时没有运动习惯,新婚期间为了保持身材开始锻炼的女性,更容易在运动初期遭遇这个问题,应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

3.大笑时的“尴尬瞬间”

夫妻间相处难免欢声笑语,然而,如果在大笑时突然出现尿液失禁,尽管可能只是短暂的、少量的尿液流出,同样不容忽视。大笑会引起腹部肌肉强烈收缩,瞬间增加腹压,正常情况下盆底肌能够应对,但如果盆底肌力量不足,就会导致尿液失控,这不仅会让自己在爱人面前感到尴尬,更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你可能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隐患。

五、预防胜于治疗:新婚夫妇的守护妙招

1.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锻炼是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核心方法,新婚夫妇一定要重视起来。凯格尔运动是最常用且有效的锻炼方式,操作简单方便,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具体做法为:收缩盆底肌肉,就像在憋尿或忍住放屁一样,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做2-3组。刚开始练习时,可能不太容易找准盆底肌的感觉,可以在排尿过程中尝试中断尿流,此时收缩的肌肉就是盆底肌。坚持进行凯格尔运动,能够增强盆底肌的力量,使其恢复弹性,像一道坚固的屏障,有效抵御腹压升高带来的尿液泄漏风险。

2.调整生活习惯

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至关重要。新婚期间,尽量避免熬夜,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尤其是盆底肌得到充分休息。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保持饮食均衡,同时注意适量饮水,每天饮水量以1500-2000毫升为宜,既保证泌尿系统的正常代谢,又不会因饮水过多增加膀胱负担。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不要长时间憋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给盆底肌带来过大压力。

3.控制体重

对于新婚夫妇来说,如果一方或双方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应尽早制定合理的体重控制计划。肥胖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能够有效降低腹压,减轻盆底肌的负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搭配适量运动来实现减肥目标。饮食方面,遵循低热量、高纤维的原则,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运动方面,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再结合一些力量训练,逐步减掉多余体重,为盆底健康保驾护航。

六、治疗手段:重拾自信的希望之光

1.非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非手术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效果。除了前面提到的盆底肌锻炼和生活习惯调整外,还可以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专业仪器,将盆底肌的活动情况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或听觉信号反馈给患者,让患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盆底肌的收缩状态,从而更精准地进行锻炼,提高锻炼效果。电刺激治疗也是常用方法之一,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使其被动收缩,促进盆底肌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与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治疗协同作用,改善尿失禁症状。此外,对于一些因尿道括约肌松弛导致的尿失禁,药物治疗也有一定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帮助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

2.手术治疗

当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手术治疗成为必要选择。目前,手术治疗方法多样,如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等,这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的特点。手术原理主要是通过植入吊带等装置,增强尿道的支撑力,重建盆底的支撑结构,有效控制尿液外流。但手术毕竟存在一定风险,术后也需要严格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全面了解手术的利弊,做出谨慎选择。

七、结语:

新婚夫妇们,在享受甜蜜爱情、开启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别让压力性尿失禁这个“小麻烦”搅了局。了解它的成因、学会早期识别,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即便不幸遭遇,也有多种治疗手段可供选择。从现在开始,重视盆底肌锻炼,调整生活习惯,守护好彼此的健康,让新婚生活无忧无虑,一路洒满阳光。每一次对健康的呵护,都是对爱情长久、生活美满的有力保障,愿每一对新人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婚姻旅程。

(马金平 郑州市中心医院 妇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