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也称为冠状动脉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心脏的主要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进而影响心脏肌肉的血液供应。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其预警信号对于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
冠心病的预警信号
1. 胸痛(心绞痛)
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预警信号之一,通常表现为胸部压迫感、疼痛或不适,这种感觉可能扩散到肩膀、手臂、颈部、下颌或背部。心绞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压力后发生,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描述这种疼痛为一种紧缩感或压迫感,仿佛有一块重物压在胸部。有时,疼痛可能伴随着出汗、恶心或呼吸急促。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和老年患者的胸痛症状可能不那么典型,有时表现为背部或下颌疼痛。
2. 呼吸困难
当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时,肺部可能会积聚液体,导致呼吸困难。这种症状可能在体力活动后出现,也可能在休息时发生,尤其是在夜间平躺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即使在轻微活动后也难以呼吸,或者在夜间突然醒来,感到窒息。这种呼吸困难不仅仅是气短,还可能伴随着胸闷和咳嗽。
3. 疲劳
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身体组织缺氧,从而引起疲劳感。这种疲劳可能在日常活动后加剧,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到异常疲倦。患者可能会感到无精打采,即使是简单的日常任务也感到力不从心。这种疲劳感与普通的劳累不同,它是一种持续的、难以通过休息缓解的疲惫。
4. 心悸或心律不齐
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悸或心律不齐的感觉。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漏跳或心跳不规则。这种心悸可能在体力活动后加剧,也可能在休息时突然发生,有时还会伴随着胸闷或胸痛。
5. 晕厥或头晕
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进而引起头晕或晕厥。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头晕目眩,甚至短暂失去意识。这种情况可能在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时发生,有时还会伴随着出汗和恶心。
6. 腹部不适或恶心
心脏问题有时会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恶心或呕吐。患者可能会误以为这是消化不良或胃病,但实际上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信号。这种腹部不适通常伴随着胸痛或其他心脏症状。
7. 足部或踝部水肿
心脏功能不全可能导致体液积聚,引起下肢水肿。患者可能会发现足部或踝部在一天结束时肿胀,按压时留下凹陷。这种水肿通常是对称性的,可能伴随着体重增加和呼吸困难。
冠心病的风险因素
了解冠心病的风险因素有助于识别高风险人群,并采取预防措施。
1. 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 年龄:男性超过45岁,女性超过55岁(或绝经后)风险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 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冠心病史的人风险较高。遗传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早发冠心病病史,个体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会增加风险。这些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 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 吸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吸烟不仅增加冠心病的风险,还会导致多种其他健康问题。
-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风险因素,控制血压对于预防冠心病至关重要。
- 高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过高。高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阻塞冠状动脉。
- 糖尿病:高血糖水平会损伤血管壁。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 肥胖:增加心脏负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肥胖不仅影响心脏功能,还会导致多种代谢紊乱。
- 不健康的饮食:高脂肪、高盐分和高糖饮食会增加冠心病风险。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胆固醇升高、血压增加和体重增加。
-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定期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改善血脂水平。
- 压力:长期压力可能对心脏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压力会导致激素水平变化,增加心脏负担。
冠心病的预防和管理
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健康饮食、体重管理、定期锻炼、控制血压和胆固醇以及管理糖尿病。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药物治疗涉及抗血小板药物、血脂降低药物、血压药物和糖尿病药物,旨在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胆固醇、控制高血压和血糖水平。
在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以恢复心脏供血。
结论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通过了解其预警信号和风险因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和严重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遵循医生的建议是预防和管理冠心病的关键。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医学科普知识的概述,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宋坤 郑州卷烟厂康复医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