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做核磁共振(MRI)检查时,大家可能都听到过护士反复叮嘱:“身上不能带金属物品,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要提前说!”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风险?金属植入物真的会“惹祸”吗?
一、核磁共振(MRI)是怎么工作的?
核磁共振(MRI)检查,简单来说,就是给身体内部“拍照”。它利用一个超级强大的磁场,让身体里的氢原子(主要来自水分子)像小陀螺一样整齐排列,机器发射无线电波“敲打”这些氢原子,让它们偏离原来的位置,等无线电波一停,氢原子又乖乖回到原位,同时释放出能量,机器捕捉到这些能量信号,经过计算,就能生成身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二、金属植入物为什么成了“麻烦制造者”?
问题就出在这个强大的磁场上,金属是导电的,在磁场里会产生感应电流,就像咱们小时候玩的磁铁靠近铁钉,铁钉会被吸过去一样,核磁共振的磁场可比普通磁铁强太多了,所以金属植入物在检查时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种危险:
① 移位风险:金属植入物在强磁场里可能会“跑偏”。比如心脏起搏器,它原本是稳稳地待在心脏附近,给心脏“发号施令”,但如果被磁场吸引,位置发生改变,就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还有人工关节、钢板、钢钉等,移位后可能导致骨折愈合不良、关节疼痛,甚至需要再次手术。
② 发热问题:金属在磁场中会产生热量,就像微波炉加热食物一样。如果植入物发热,周围的组织就可能被烫伤,特别是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等电子设备,过热可能会损坏内部电路,导致设备失灵。
③ 干扰图像:金属植入物在核磁共振图像上会形成伪影,就像照片上的污渍,会掩盖周围的正常组织,比如,牙齿里的金属填充物可能会让头部的图像变得模糊不清,医生就看不清脑部的情况了。
④ 设备损坏:要是患者带着大型金属物品进入检查室,比如轮椅、担架,它们可能会被磁场迅速吸过去,撞到机器上,造成设备损坏,核磁共振机器非常昂贵,维修费用高得吓人,维修期间还会影响其他患者的检查。
三、哪些金属植入物比较“危险”?
不是所有的金属植入物都会在核磁共振检查中“捣乱”。这主要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和植入物的设计。
① 铁磁性金属:像铁、镍、钴这些金属,磁性很强,在核磁共振磁场里最容易出问题,比如老式的心脏起搏器,很多就是用铁磁性金属做的,所以这类患者一般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
② 非铁磁性金属:钛合金、不锈钢(某些类型)等金属,磁性较弱,相对比较安全,现在很多人工关节、骨折固定器都是用钛合金做的,经过特殊设计,可以在核磁共振检查中使用,即使是非铁磁性金属,在磁场中也可能产生感应电流,导致发热等问题,所以还是要谨慎。
③ 电子设备:带有电子元件的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胰岛素泵等,风险更大,因为电子设备对磁场非常敏感,磁场可能会干扰它们的正常工作,导致设备故障。
四、医生如何评估金属植入物的安全性?
在做核磁共振检查前,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金属植入物,植入物的种类、位置、植入时间等,医生会根据以下因素进行评估:
① 植入物的材质和设计:医生会查看植入物的说明书,了解它的材质和是否经过核磁共振兼容性测试,如果是钛合金等非铁磁性金属,并且经过特殊设计,可能比较安全。
② 磁场的强度:核磁共振机器有不同的磁场强度,一般分为1.5T和3.0T,磁场强度越高,对金属植入物的影响就越大,医生会根据植入物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磁场强度进行检查。
③ 检查的部位:如果检查部位离植入物比较远,风险可能相对较小,比如,患者心脏里有起搏器,但要做腿部的核磁共振检查,医生可能会认为风险较低,允许进行检查。
④ 患者的病情: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如果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而且风险相对可控,医生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如调整检查参数、使用特殊的线圈等,来降低风险。
五、患者该如何准备?
为了确保核磁共振检查的安全和准确,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① 告知医生详细信息:在做检查前,一定要如实告诉医生自己是否有金属植入物,包括牙齿里的金属填充物、骨折固定的钢板钢钉、人工关节等,不要隐瞒任何信息,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② 去除可拆卸的金属物品:在进入检查室前,要把身上所有可拆卸的金属物品都取下来,比如首饰、手表、眼镜、皮带扣、硬币等,医院通常会提供储物柜,方便患者存放物品。
③ 穿着合适的衣物:患者应穿着无金属纽扣或拉链的衣物,避免穿着带有金属装饰的衣服,如果衣服上有金属,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更换医院提供的检查服。
④ 配合医生的指示: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要听从医生的指示,保持静止,不要随意移动,如果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告诉医生。
六、如果不小心带着金属做了核磁共振怎么办?
如果不小心带着金属做了核磁共振,也不用过于惊慌,身体没有出现不适症状,比如疼痛、发热、头晕等,而且检查图像没有明显异常,可能问题不大,但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告诉医生,让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果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要立即告诉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观察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等。
七、特殊情况下的替代检查
如果医生评估后认为金属植入物不适合做核磁共振检查,患者也不用担心,还有很多其他的检查方法可以选择。
① CT检查:CT检查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生成图像,它不受金属植入物的影响,但对于软组织(如肌肉、神经)的分辨率不如核磁共振。
②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它无创、无辐射,对于一些浅表器官(如甲状腺、乳腺)和血管的检查非常有用。
③ X光检查:X光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快速、方便地观察骨骼和关节的情况,但对于软组织的显示效果较差。
八、结语
核磁共振检查时,金属植入物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只要患者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情况,医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准备,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确保检查的安全和准确。大家在做核磁共振检查前,一定要认真听从医生的嘱咐,做好准备工作,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孙海涛 濮阳油田总医院 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