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老年痴呆——隐匿的“记忆小偷”
老年痴呆,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如同一个隐匿在暗处的“记忆小偷”,悄无声息地偷走老人们珍贵的记忆、认知与生活能力。起初,可能只是偶尔忘记刚刚发生的小事,像出门忘带钥匙、不记得早餐吃了什么,家人往往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但随着病情进展,遗忘愈发严重,老人会找不到回家的路,认不出亲人朋友,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自身及整个家庭都带来沉重负担。好在中医在调理老年痴呆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一些小窍门能帮助延缓病情、改善症状,为老人和家人带来希望之光。
二、中医眼中的老年痴呆病因
1.肾精亏虚为本:在中医理论里,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人步入老年,肾精逐渐亏虚,就像大树的根基开始动摇,无法为大脑提供充足营养,髓海空虚,大脑的功能便随之衰退,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这是老年痴呆发病的根本原因之一。肾精不足还会体现在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上,与老年痴呆的一些早期表现相伴出现,提示身体内在的变化。
2.痰浊瘀血作祟: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减缓,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水湿不能正常代谢,就容易凝聚成痰。这些痰浊在体内积聚,会阻碍气血运行,进而产生瘀血。痰浊瘀血相互交结,上蒙清窍,也就是蒙蔽大脑,干扰大脑正常的神志功能,使老人出现认知障碍、精神异常,是老年痴呆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此时,老人可能会言语颠倒、行为怪异,让家人深感担忧。
三、饮食调理——餐桌上的“智慧药方”
1.益智健脑食材常入膳:日常饮食中多选用一些益智健脑的食材,就是给大脑“加油”。核桃堪称“脑黄金”,外形酷似大脑,中医认为它有补肾固精、润肠通便、益智补脑之功。每天吃几个核桃,能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滋养大脑。黑芝麻也不逊色,补肾益精,富含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延缓大脑衰老,将黑芝麻炒熟研末,加入粥、糕点中食用,美味又养生。还有莲子,养心安神、益肾涩精,对改善老人睡眠、稳定情绪有益,煮莲子粥、做莲子羹,是不错的选择,让老人在日常饮食中悄然提升脑力。
2.清淡饮食,远离“痰浊源”:中医强调老年痴呆患者要清淡饮食,因为肥甘厚味最易生痰。减少油腻、辛辣、甜腻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辣椒、糖果糕点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促使痰浊内生。多吃蔬菜水果,像芹菜、冬瓜、苹果、橙子,它们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脾胃运化,帮助排出体内湿气痰浊,保持身体内环境“清洁”,为大脑正常运转创造良好条件。
四、穴位按摩——指尖下的“健脑魔法”
1.百会穴——醒脑开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是诸阳之会,也就是全身阳气汇聚的顶点,按摩此穴有醒脑开窍、升阳举陷之效。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百会穴,力度由轻到重,以老人能耐受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每日2-3次。长期坚持,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升大脑供氧量,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头晕、健忘等症状有缓解作用,仿佛为大脑开启一扇“通风窗”,让思维更加清晰。
2.神庭穴——宁心安神: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是调节神志的重要穴位。它如同大脑的“前庭花园”,宁静心神。按摩时,拇指指腹点按神庭穴,稍用力下压,持续约1分钟,松开后再点按,重复10-15次,每天操作数次。可帮助老年痴呆患者稳定情绪、增强记忆力,让老人在精神上更加安稳从容,减少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3.涌泉穴——补肾填精: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是肾经的起始穴,为人体的“生命源泉”。中医讲“肾出于涌泉”,刺激涌泉穴能补肾填精、引火归元。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后,用拇指指腹按揉涌泉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揉100圈,力度适中。长期按摩涌泉穴,可固本培元,从根源上滋养大脑,对老年痴呆的预防与调理意义重大,就像为身体的“能量池”充电,保障大脑的活力供应。
五、中药调理——传统的“智慧良方”
1.辨证用药,精准调理:中医治疗老年痴呆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分为多种证型,用药各有侧重。比如肝肾阴虚型,常见症状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盗汗等,方剂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以滋补肝肾、填精益髓;痰浊蒙窍型,表现为表情呆钝、智力减退、喃喃自语、脘腹胀满等,可用涤痰汤加减,化痰开窍、醒神益智;瘀血内阻型,若见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肌肤甲错等,通窍活血汤加减能活血化瘀、通络开窍。务必在中医师的专业指导下用药,确保精准打击病因,改善病情。
2.药食同源,温和调养:除了方剂,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也能日常调理。如枸杞子,养肝明目、滋补肝肾,可泡茶、煮粥;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炖鸡汤时适量加入,能增强老人体质,改善脑力,但人参性偏热,体质偏热、阴虚火旺的老人慎用;还有银杏叶,现代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对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延缓认知衰退有帮助,可制成银杏叶茶饮用,但要注意不能过量,以防出血风险。这些中药融入日常饮食,温和调养,为老年痴呆防治助力。
六、适度运动——身体带动大脑“重启”
1.太极拳:太极拳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它动作缓慢、柔和,如行云流水,看似轻柔,实则全身都在运动。在打太极拳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转移、肢体的伸展扭转,都需要大脑精准控制,这就像给大脑做“健身操”,锻炼大脑的协调、反应能力。同时,太极拳注重呼吸与动作配合,能调节气血运行,增强心肺功能,为大脑输送更多氧气。每天清晨或傍晚,在公园、广场打上一套太极拳,长期坚持,对老年痴呆的预防与康复大有益处,让老人在动静之间找回活力。
2.散步:散步是最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对于老年痴呆老人同样重要。每天饭后半小时,陪着老人在小区、河边等环境优美处散步30-60分钟,速度可根据老人身体状况调整。散步时,老人欣赏周围风景,呼吸新鲜空气,身体微微出汗,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脑放松。而且边走边聊,还能锻炼老人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是日常保健的好方法,如同给大脑一次轻松的“旅行”,唤醒沉睡的功能。
七、情志调节——心灵的“滋养秘方”
1.亲情陪伴,温暖心灵:老年痴呆老人内心敏感、脆弱,最需要家人的陪伴与关爱。家人要多抽时间陪老人聊天、看电视、做游戏,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当老人反复询问同样问题或做错事时,不要不耐烦,要耐心解答、安慰,因为每一次温和的回应都是对老人心灵的滋养,能缓解他们的焦虑、恐惧情绪,稳定病情,让老人在爱的氛围中安享晚年。
2.兴趣培养,丰富精神世界:鼓励老人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下棋、听音乐等,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书法绘画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与大脑协调能力,下棋锻炼思维,音乐舒缓情绪、刺激大脑神经。老人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心情愉悦,大脑也处于活跃状态,有助于延缓痴呆进程,仿佛为心灵找到了一片“绿洲”,远离病情的“沙漠”。
八、总结
老年痴呆虽然棘手,但中医调理为防治带来诸多可能。通过饮食、穴位按摩、中药、运动、情志调节多管齐下,从生活各个角落为老人大脑“保驾护航”。家人用心学习这些小窍门,悉心照料老人,给予全方位关爱,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老年痴呆的脚步,让老人保留更多珍贵记忆,拥有相对高质量的晚年生活,让温暖与智慧驱散疾病的阴霾。希望这份中医调理指南能成为大家守护老人健康的得力助手。
(杨晓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