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腹泻轻松学:一堂课搞定止泻保健窍门!

2025-04-15 08: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腹泻,肠道的“抗议”

有时候,肚子突然就“闹起了别扭”,频繁往厕所跑,刚出来没一会儿,又有了便意,拉出来的大便不成形,要么稀稀拉拉,要么像水一样,还伴随着腹痛、腹胀,整个人都被折腾得没精打采。这就是腹泻,它就像是肠道发出的“抗议”信号,告诉我们:身体可能出问题了,得赶紧找找原因,想想办法安抚一下这“闹腾”的肠道。

二、腹泻的“导火索”大揭秘

1.病从口入:细菌、病毒“搞破坏”:咱们吃的食物要是不小心被细菌或病毒污染了,那可就麻烦大了。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都是引发腹泻的“常客”。夏天,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要是吃了放置时间过长的凉菜、熟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就可能在肠道里“兴风作浪”,它们一边大量繁殖,一边释放毒素,刺激肠道黏膜,让肠道蠕动加快,水分来不及被吸收,就变成了腹泻。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在秋冬季节常常“出没”,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或者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它们入侵肠道后,会破坏肠道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腹泻、呕吐,传播速度那叫一个快,一个人感染,全家都可能遭殃。

2.饮食不当:肠胃的“甜蜜负担”:美食虽好,但吃多了、吃错了,肠胃可就吃不消了。暴饮暴食,一顿饭吃下比平时多好几倍的食物,肠胃的消化负担瞬间加重,就像让一个小马力的发动机去拉重载卡车,根本“跑”不动,食物在肠道里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就容易引起腹泻。还有,吃太多生冷食物,像冰淇淋、生鱼片,肠胃受到寒冷刺激,血管收缩,消化液分泌减少,肠道变得“懒洋洋”的,食物不能充分消化,也会导致腹泻。另外,有些人对某些食物过敏,比如牛奶、鸡蛋、海鲜,吃了之后,肠道会发生过敏反应,黏膜充血、水肿,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腹泻,而且还可能伴有皮疹、瘙痒等其他过敏症状。

3.药物副作用:治病的“附加伤害”:有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给肠道带来一些“副作用”,引发腹泻。比如抗生素,它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可能会误伤肠道里的有益菌,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有益菌少了,有害菌就趁机“壮大”,肠道环境变差,腹泻也就跟着来了。还有一些泻药,使用不当,剂量过大,会让肠道过度蠕动,水分大量流失,导致腹泻不止,本来是想通便,结果却适得其反。另外,化疗药物对肠道黏膜的损伤也很大,接受化疗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身体非常痛苦。

三、腹泻时身体的“紧急应对”

1.水分流失:脱水的“警报”:腹泻的时候,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随着大便一起排出体外,如果不及时补充,身体很快就会出现脱水症状。轻度脱水时,人会感觉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中度脱水,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眼窝凹陷、口舌干燥、精神萎靡;重度脱水就更严重了,可能导致休克,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生腹泻,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当务之急,可以喝一些口服补液盐,它含有适量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等成分,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电解质,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就像给身体的“电池”充电,让它正常运转。如果没有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己在家制作简易的补液溶液,用米汤加少许盐,或者用温开水中加入适量的糖和盐,少量多次饮用,效果也不错。

2.肠道“痉挛”:腹痛的“元凶”:腹泻时,肠道常常会发生痉挛,引起腹痛,那种感觉就像肠子被人拧紧了一样,一阵一阵地疼,让人直冒冷汗。这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方法缓解肠道痉挛,减轻腹痛。比如,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腹部,热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通过热传递,让肠道的肌肉放松下来,就像给紧绷的琴弦松松弦,痉挛缓解了,腹痛也就减轻了。也可以轻轻按摩腹部,按照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缓慢打圈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这样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肠道排出气体,缓解腹胀和腹痛。

四、止泻有妙招,轻松应对腹泻

1.饮食调整:给肠胃“减负”:腹泻期间,饮食要格外注意,给肠胃“减减负”。首先,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白米粥、面条、馒头等,这些食物容易被肠胃消化吸收,不会给肠道增加额外负担。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炸鸡、辣椒、花椒,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腹泻。其次,要少食多餐,每次吃一点,分多次进食,这样既能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又不会让肠胃过度劳累。另外,一些具有止泻作用的食物也可以适当吃一点,比如苹果,把苹果洗净去核,切成小块,蒸熟后食用,苹果中的果胶在加热后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能帮助缓解腹泻症状。

2.药物治疗:精准“出击”:如果腹泻比较严重,通过饮食调整不能有效控制,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了。常用的止泻药有蒙脱石散,它就像肠道的“小卫士”,能吸附肠道内的病菌、毒素和多余水分,让大便变得干结,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服用时,要用温水冲服,保证药物充分溶解,一般一次一袋,一天三次。还有益生菌,它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补充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长,常用的益生菌制剂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按照说明书或医嘱服用,能帮助肠道恢复正常功能,缓解腹泻。需要注意的是,止泻药不能滥用,尤其是感染性腹泻,在病因未明确之前,不能盲目止泻,以免病菌和毒素在体内滞留,加重病情,一定要先就医,明确病因后再合理用药。

五、预防腹泻,从生活点滴做起

1.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预防腹泻,饮食卫生是关键。要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购买食材时,仔细查看保质期、食品标签,避免购买三无产品。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最好用流动的水冲洗,能去除表面的农药、细菌等污染物。肉类、海鲜要煮熟煮透,杀死可能携带的病菌,像吃火锅时,一定要确保肉片变色熟透后再吃,不能为了追求鲜嫩口感而吃半生不熟的食物。另外,餐具要定期消毒,可以用开水煮15-20分钟,或者使用消毒柜,杀死餐具上残留的病菌,从源头上杜绝病菌进入肠道。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对预防腹泻也很重要。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免疫系统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抵御病菌入侵。适度运动,像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肠道蠕动,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让肠胃更健康。此外,还要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多穿一件衣服,避免腹部受凉,防止肠胃因寒冷刺激而发生功能紊乱,引发腹泻。

六、特殊人群腹泻,更需关注

1.儿童腹泻:小心呵护成长: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腹泻。一旦孩子腹泻,家长要格外细心。除了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外,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尿量等情况,因为孩子脱水的速度可能比成人快,病情变化也更迅速。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高热不退、尿量极少等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在饮食上,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喜好,选择合适的食物,比如婴幼儿可以喝母乳或配方奶,适当添加一些米汤、苹果泥等辅食,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吃面条、粥等食物,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2.老人腹泻:关注健康隐患:老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肠道功能也不如年轻人,发生腹泻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老人腹泻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家人要多关心老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证老人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吃过多油腻、生冷食物。同时,鼓励老人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预防腹泻的发生。

七、总结

腹泻虽然让人烦恼,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成因,掌握正确的止泻保健窍门,从饮食、药物治疗到生活习惯养成,全方位预防和应对,就能轻松搞定腹泻,让肠道恢复往日的“平静”。无论是日常的饮食卫生,还是特殊人群的特别关注,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健康。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肠道健康,远离腹泻困扰,尽情享受美好生活。

(杨玲萍 郑州市中心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