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作为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常让家长们忧心忡忡。面对孩子频繁的拉肚子,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寻找快速止泻的方法。然而,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快速止泻并非治疗小儿腹泻的首要目标,恢复肠道健康才是关键所在。
一、了解小儿腹泻
腹泻,医学上定义为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量增多,且大便质地稀薄,甚至呈水样,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小儿腹泻的发生,多源于肠道功能紊乱,其原因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饮食不洁或过敏等。
二、腹泻的症状与危害
小儿腹泻的症状多样,除了腹泻本身,还可能伴随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发热、脱水等严重症状。脱水是腹泻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腹泻时,应密切关注其脱水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三、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小儿腹泻,关键在于日常生活的细节管理。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未经熟食的蔬菜水果,尽量给孩子吃熟食。加强孩子的锻炼,提高免疫力,也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手段。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同样有助于预防腹泻的发生。
四、治疗的核心:恢复肠道健康
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我们不应过分追求快速止泻,而应着眼于恢复肠道健康。轻度腹泻,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注意休息来缓解症状。对于中度和重度腹泻,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至关重要。治疗过程中,补液防止脱水是首要任务,同时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合理用药。
补液:腹泻时,孩子容易脱水,因此及时补液至关重要。补液盐应按说明书用温水冲调,每拉一次大便就适量喂服。
饮食调整:继续喂奶或吃饭,但应避免高糖、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吃些小米粥、煮苹果、蒸胡萝卜等易于消化的食物。
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蒙脱石散等止泻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虽有助于调整肠道菌群,但也需选择适合儿童的菌种。
五、家庭护理与观察
在家庭护理中,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特别是脱水状况。观察孩子的大便质地、颜色、次数等,有助于判断腹泻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同时,注意保持孩子的卫生,勤换尿布,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六、何时就医
以下情况,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
三个月内的宝宝腹泻超过8小时。
大便带血或呈柏油样。
持续呕吐无法进食。
囟门凹陷或眼窝发青。
发热超过三天不退。
就医前,家长应准备好孩子的大便样本,以便医生进行检测。不要强行喂退烧药,以免掩盖真实病情。
七、家长常见误区
禁食:饿着孩子反而影响肠道修复,应少量多餐喂些易于消化的食物。
用大人的止泻药:儿童用药必须根据体重计算剂量,部分成人止泻药对儿童有害。
八、总结
小儿腹泻的治疗,快速止泻并非目标,恢复肠道健康才是关键。家长应了解腹泻的原因、症状与危害,注重预防,合理治疗,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避免陷入常见误区。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治疗,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记住,预防脱水、观察症状、合理用药,是应对小儿腹泻的黄金法则。
(李瑾瑾 太康县人民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