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重症肌无力患者进食困难,巧应对

2025-04-10 15: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7447

在神经系统的诸多病症里,重症肌无力犹如一个“隐形的枷锁”,悄悄地给患者生活套上重重束缚,其中进食困难这一难题,更是让日常三餐变成艰巨挑战。不过,别灰心!只要掌握巧妙方法、合理安排饮食,再加上家人与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就能帮助患者打破这一困境,让进食不再艰难,重新品味美食带来的愉悦,为抗击病魔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一、了解重症肌无力引发的进食困境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神经向肌肉传递指令的“桥梁”出现了问题,导致肌肉力量减弱。当影响到吞咽相关肌肉时,患者进食就好比逆水行舟,困难重重。

起初,患者可能只是在吞咽干性食物,如馒头、饼干时感觉有些费力,食物仿佛在喉咙口“卡壳”,难以下咽。随着病情进展,吞咽流质食物甚至喝水都成问题,还容易出现呛咳,一口水下去,引发一阵剧烈咳嗽,不仅让患者难受,还可能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发肺部感染等严重后果,使得原本简单的进食行为变得危机四伏。

二、食物选择的智慧

面对进食困难,选对食物是关键的第一步。首先,食物质地要适宜,对于轻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选择半流质食物,像软糯的米粥、细腻的鸡蛋羹、香浓的豆腐脑等,它们既比固体食物容易吞咽,又比纯流质食物更能提供饱腹感,而且滑润顺口,顺着喉咙就能轻松“溜”下去。

如果吞咽困难加重,那就得将食物进一步细化,制成匀浆膳。把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料理机打成均匀、细腻的糊状,各种食材的营养都汇聚其中,患者一口一口慢慢咽下,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降低了吞咽难度。

在食材挑选上,注重营养均衡的同时,优先选择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虾肉等,它们是肌肉修复与维持力量的“建筑材料”,助力患者对抗肌无力;还要搭配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像橙子、菠菜、西兰花等,为身体的新陈代谢与免疫调节加油助威,全方位为患者的健康续航。

三、巧妙的进食技巧

(一)调整进食姿势

正确的姿势能为患者吞咽“开辟绿色通道”。患者用餐时,应尽量坐直身体,背部挺直,不要躺着或半躺着进食,因为直立姿势利用重力作用,可使食物更容易通过咽部进入食道。如果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坐不住,可使用有靠背和扶手的高座椅,并且在背后、腰部、手臂处垫上软枕,给予足够支撑,让患者能舒适且稳定地保持坐姿。

另外,进食过程中,可微微低头,下巴往胸部收拢,这一小小的动作能帮助打开咽喉要道,使食物顺利通行,避免卡在喉咙,就像为食物搭建了一座专属的“快速过桥”,确保进食流畅。

(二)控制进食速度与量

“细嚼慢咽”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这里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俗语,而是必须严格遵循的进食准则。患者要小口进食,每一口食物量不宜过多,大约是正常人一口量的一半甚至更少,给咽喉肌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吞咽动作,防止食物堆积引发呛咳。

进食速度也要放慢,每咽下一口,稍作停顿,感受一下食物是否已顺利通过,再吃下一口。用餐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不必急于一时,一顿饭吃上30分钟到1小时都没问题,稳扎稳打地将食物安全送抵胃部。

(三)巧用辅助工具

如今市面上有不少实用的进食辅助工具,能为患者带来极大便利。比如特制的加粗手柄餐具,对于手部肌肉无力,抓握困难的患者来说,这种餐具更容易握住,不易滑落,让患者能稳稳地将食物送入口中;还有防呛咳的吸管,其特殊设计能控制液体流速,避免患者因吸力过猛或流速过快而呛水,患者喝水时就安全多了。

吞咽训练用的增稠剂也是个好帮手,对于只能吞咽较稠液体的患者,在水中加入适量增稠剂,把水变成类似蜂蜜或布丁状的稠度,既能满足患者口渴需求,又保障了吞咽安全,让进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四、进食环境的营造

舒适的进食环境如同美食的“调味剂”,能让患者心情愉悦,食欲大增。首先,餐厅要保持安静、整洁,避免嘈杂的背景音干扰患者注意力,让他们能专注于进食。灯光要柔和、明亮,过暗会影响患者看清食物,增加进食难度,而过亮又可能刺眼,引起不适,温暖的光线照亮餐桌,让食物看起来更诱人。

餐桌布置也别忽视,铺上漂亮的桌布,摆放几支鲜花,使用精致的餐具,这些小细节营造出温馨、惬意的用餐氛围,让患者仿佛置身于高档餐厅,身心放松,更愿意主动进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家人与医护的陪伴支持

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与进食困难的抗争中,家人与医护人员是最坚强的后盾。家人在患者用餐时,要耐心陪伴,给予鼓励的眼神和温暖的话语,让患者感受到关爱,缓解因进食困难产生的焦虑情绪。如果患者不小心呛咳,家人不要慌张,及时递上纸巾,轻拍患者背部,协助咳出食物,让患者安心。

医护人员则发挥专业优势,定期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饮食方案与进食建议,还会教给患者一些简单的吞咽康复训练方法,如口腔肌肉锻炼等,从多方面助力患者攻克进食难题,携手患者一步步走出困境,迎接康复的曙光。

(陈缓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五病区 主管护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