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诊断金标准与“三步筛查法”,如何揪出肺栓塞?

2025-04-10 16: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通常由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的呼吸困难到危及生命的休克,肺栓塞常常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建立一套高效、准确的诊断流程对于提高肺栓塞的识别率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以及实用的“三步筛查法”,旨在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有效地揪出这一潜在致命的疾病。

一、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

1. 肺动脉造影(CTA,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肺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之一。它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结合静脉注射造影剂,能够清晰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内的血栓或其他阻塞物。肺动脉造影不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约83%-95%)和特异性(约95%-98%),还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然而,该检查需要患者接受放射线照射和造影剂注射,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适。

2. 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 Magnetic Resonance Pulmonary Angiography)

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是另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尤其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它利用磁场和射频波,通过特定的成像序列来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流情况。虽然MR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略低于CTA,但它在评估血栓新旧、范围以及肺实质损伤方面具有优势。

3. 肺通气/灌注扫描(V/Q Scan)

肺通气/灌注扫描是一种通过比较肺部不同区域的通气和血流情况来诊断肺栓塞的方法。它通常包括两部分:通气扫描(使用放射性气体)和灌注扫描(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造影剂)。当某一区域的通气正常但灌注减少时,提示可能存在肺栓塞。然而,V/Q扫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肺部疾病、技术限制等,因此常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二、肺栓塞的“三步筛查法”

为了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效率,许多医疗机构采用了“三步筛查法”。该方法结合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旨在快速、准确地识别肺栓塞患者。

第一步:临床评估

首先,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这包括询问病史(如近期手术、外伤、长期卧床等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观察体征(如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肺栓塞的典型症状)以及测量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临床评估的目的是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肺栓塞的可能性。

第二步:实验室检查

在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肺栓塞后,医生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这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指标的检测。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或溶解过程。虽然D-二聚体缺乏特异性,但其阴性结果可以排除部分肺栓塞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第三步:影像学检查

根据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医生会选择最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疑似肺栓塞的患者,通常首选肺动脉造影(CTA)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这些检查能够直接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或其他阻塞物,从而确诊肺栓塞。对于不能耐受CTA或MRPA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肺通气/灌注扫描(V/Q Scan)或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寻找深静脉血栓)。

三、总结

肺栓塞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或漏诊的心血管急症。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医疗专业人员需要掌握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以及实用的“三步筛查法”。通过全面的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更有效地揪出这一潜在致命的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加强公众对肺栓塞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患者自我监测和就医意识,也是预防和治疗肺栓塞的重要措施。

 

(何冬梅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