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微量白蛋白尿开始,识破糖尿病肾病的“伪装”

2025-02-03 14: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如同一个隐匿的 “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早期阶段,它善于伪装,症状并不明显,而微量白蛋白尿,便是我们识破其伪装的关键线索。​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会对肾脏的微小血管造成损害。肾脏就像一个精密的过滤器,其中的肾小球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而肾小管则对有用的物质进行重吸收。当糖尿病引发肾脏微血管病变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出现异常,原本不应被滤出的白蛋白开始少量地漏出到尿液中,这就形成了微量白蛋白尿。​

一般而言,健康人的尿液中仅有极少量的白蛋白,通过常规的尿常规检查很难检测到。而当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开始受损时,微量白蛋白尿会率先出现。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既没有水肿,也不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很多患者依旧正常生活,却不知肾脏已经在遭受高血糖的持续 “攻击”。这一阶段,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对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至关重要。​

临床上,检测微量白蛋白尿的方法并不复杂。常用的是留取 24 小时尿液,检测其中白蛋白的含量;也可以通过检测随机尿样中的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来评估。通常,当 24 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在 30 - 300 毫克之间,或者随机尿白蛋白 / 肌酐比值男性大于 2.5 毫克 / 毫摩尔,女性大于 3.5 毫克 / 毫摩尔时,即可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一旦确诊为微量白蛋白尿,就意味着肾脏可能已经踏上了糖尿病肾病的 “病程之路”。​

从微量白蛋白尿发展到明显的糖尿病肾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此时不加以干预,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小球的损伤会愈发严重,更多的白蛋白会漏出到尿液中,从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大量白蛋白尿。肾脏的功能也会逐渐减退,出现血肌酐升高,甚至最终进展到肾衰竭、尿毒症阶段。一旦发展到尿毒症,患者就不得不依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维持生命,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也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那么,当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后,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严格控制血糖是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以及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将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饮食上,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运动方面,每周坚持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同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其次,控制血压也不容忽视。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一般建议将血压控制在 130/80 毫米汞柱以下。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还具有独特的肾脏保护作用,能够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

此外,调整生活方式也极为重要。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速肾脏血管的损伤,而过量饮酒则会影响血糖和血压的控制。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减轻精神压力,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也会对血糖和血压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密切监测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微量白蛋白尿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重要信号,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关注肾脏健康。作为糖尿病患者,要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定期进行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血糖、血压,调整生活方式,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保护好我们的肾脏。只有这样,才能在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 “战斗” 中,掌握主动权,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张珍丽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