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也被称为乙肝两对半,是临床中常用的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指标。这项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五项特定标志物,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及感染的具体状态和程度。乙肝五项检查对于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一、乙肝五项检查的具体内容
乙肝五项检查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指标:
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这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其存在通常表示体内有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结果提示已感染乙肝病毒,可能是急性感染期或慢性携带状态。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这是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病毒,保护人体免受感染。阳性结果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常见于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或接种乙肝疫苗后。
乙肝e抗原(HBeAg):这是乙肝病毒内核的一种结构蛋白,其阳性通常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阳性结果提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多见于乙肝大三阳患者。
乙肝e抗体(抗-HBe):这是机体对e抗原产生的抗体,其阳性表示乙肝病毒复制趋于静止,传染性降低。阳性结果多见于乙肝小三阳患者,表示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相对较弱。
乙肝核心抗体(抗-HBc):这是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之一。阳性结果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多呈阳性。
二、哪些人群需要做乙肝五项检查
乙肝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属属于高危人群,因为他们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接受输血、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的人群:这些人群在输血、使用血液制品或接受器官移植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到乙肝病毒。因此,他们需要在手术前或输血后进行乙肝五项检查,以确保安全。
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传播疾病史的人群: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这类人群也属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静脉注射药物滥用者:静脉注射药物滥用者在使用不洁针头或注射器时,有可能接触到乙肝病毒。因此,他们也需要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
医护人员和经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这类人群在工作过程中有可能接触到乙肝病毒,因此也需要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以确保自身安全。
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新生儿:新生儿在出生时有可能从母亲那里感染乙肝病毒。因此,对于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新生儿,需要在出生后及时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虽然没有明确的定期检查要求,但如果家庭中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者是乙型肝炎患者,建议1~2年做一次乙肝五项检查,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三、乙肝五项检查的注意事项
空腹:虽然乙肝五项检查对是否空腹没有严格要求,但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受检者在检查前保持空腹状态,一般建议空腹8~12小时。
避免饮酒:酒精会影响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因此在检查前应避免饮酒。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影响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因此在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休息:检查前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服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因此在检查前应避免服用药物。如果需要服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后再进行检查。
告知医生病史: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包括乙肝感染史、家族病史等,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女性应避开生理期:女性在生理期时身体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因此应避开生理期进行检查。
乙肝五项检查,虽只是简单的血液检测,却承载着守护肝脏健康的重要使命。它像是一位无声的守护者,默默为我们揭示乙肝病毒的踪迹,让我们在疾病面前不再盲目。无论是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还是一般人群的预防性检查,乙肝五项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健康信息。
(李阳 郑州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