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石膏固定作为骨科常见的外固定方式,广泛应用于骨折复位、关节制动及畸形矫正等治疗场景。然而,长时间的石膏包裹易引发皮肤问题与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影响治疗效果。规范的皮肤护理与科学的预防措施,是保障患者舒适度与康复进程的关键。本文将系统阐述石膏固定后的皮肤护理要点及并发症预防策略。
二、石膏固定期间的皮肤护理要点
(一)保持石膏干燥清洁
潮湿的石膏不仅软化变形,还会滋生细菌、刺激皮肤。患者需避免石膏接触水分,洗澡时可使用防水套或保鲜膜严密包裹;若不慎浸湿,应立即就医更换。日常需定期用干布擦拭石膏表面,清除灰尘与污渍。
(二)观察皮肤状态
每日至少 2 次检查石膏边缘及骨突部位(如脚踝、肘部、足跟)的皮肤颜色、温度及完整性。若发现皮肤发红、破损、水疱或渗液,需及时就医处理。
(三)皮肤清洁与保护
石膏未覆盖的皮肤需每日温水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并彻底擦干。骨突部位可垫以棉垫或硅胶垫,减轻局部压力;若石膏边缘摩擦皮肤,可用软布或医用胶布包裹。
(四)适度肢体活动
在医嘱允许范围内,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握拳、足趾屈伸)及未固定关节的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与深静脉血栓。
三、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一)压疮
成因:石膏压迫局部皮肤,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预防:
石膏内衬需平整无皱褶,避免异物残留;
定期调整体位,每 2 小时更换受压部位;
使用减压敷料(如泡沫敷料)保护骨突处皮肤。
(二)皮肤过敏与感染
成因:石膏材料、汗液刺激或局部潮湿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继发感染。预防:
选择低敏材质的石膏;
保持皮肤干爽,若出现瘙痒切勿搔抓,可用吹风机冷风档轻吹止痒;
若皮肤红肿、渗液伴发热,需立即就医抗感染治疗。
(三)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
成因:长期制动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废用性萎缩。预防: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每日进行关节屈伸练习;
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四)神经血管损伤
成因:石膏过紧压迫血管神经,表现为肢体麻木、苍白、剧痛。预防:
石膏固定后即刻评估肢体血运(观察指 / 趾端颜色、温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若患者主诉 “跳痛” 或感觉异常,需紧急松解石膏并重新评估。
四、石膏拆除后的皮肤护理
拆除石膏后,皮肤常出现干燥、脱屑或色素沉着。护理措施包括:
温水清洁皮肤,避免用力搓洗;
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
若存在浅表溃疡,可遵医嘱使用促进愈合的药物。
五、结语
石膏固定后的皮肤护理与并发症预防需贯穿整个治疗周期。患者及家属应掌握基础护理知识,配合医护人员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既能提升患者舒适度,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为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