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横纹肌肉瘤: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案例解读

2024-09-26 08: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孩子腿上长了个包,怎么就成癌症了?”当5岁的亮亮被确诊横纹肌肉瘤时,妈妈怎么也不敢相信。横纹肌肉瘤是儿童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它像“潜伏者”一样藏在肌肉、眼眶或泌尿生殖道里。幸运的是,通过手术、化疗、放疗“多兵种联合作战”,亮亮两年后顺利停药。今天,咱们就用亮亮的故事,讲讲这种病到底咋治。

一、先认识“敌人”:横纹肌肉瘤是啥?

横纹肌肉瘤,简单理解就是肌肉细胞“叛变”——本该正常收缩的肌肉细胞,突然疯狂生长成肿瘤。它偏爱10岁以下儿童,最常长在:

头颈部(眼眶、鼻腔):比如眼睛突然肿得睁不开;

四肢:摸到硬疙瘩,按压会痛;

泌尿生殖系统:排尿困难、尿血。

危险信号:

包块短时间变大,摸起来像鼻尖硬度;

肢体活动受限(比如腿疼不敢走路);

反复鼻塞、突眼(头颈部肿瘤压迫)。

二、亮亮的故事:多学科如何“围追堵截”?

发现异常:

亮亮左腿后侧长了个鸡蛋大的包,起初以为是摔伤淤血。但两周后包块变硬,走路一瘸一拐,妈妈赶紧带去医院。

确诊之路:

B超:发现肌肉层有异常团块;

穿刺活检:取出米粒大的组织化验,确诊为“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相对预后较好的类型);

分期检查:CT、骨扫描确认未转移,属于Ⅱ期。

治疗方案:

儿童肿瘤专家团队(外科、化疗科、放疗科)开会讨论后决定:

1.术前化疗:缩小肿瘤;

2.手术切除:清理病灶;

3.术后放化疗:消灭残留癌细胞。

三、多学科“联合作战”详解

1.化疗科:先“软化”敌人

术前用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组合化疗,像“化学武器”一样轰炸肿瘤。

目的:把大瘤子“打小”,降低手术难度;

挑战:亮亮掉光了头发,恶心呕吐,但止吐针和营养支持帮他扛了过来。

2.外科:精准“拆弹”

化疗4周期后,骨科团队操刀:

策略:沿肿瘤边缘完整切除,尽量保留健康肌肉;

技术:术中用超声定位,确保切干净,避免复发。

3.放疗科:“清扫”残余势力

术后1个月,亮亮躺在放疗床上,机器像“隐形扫帚”一样对准手术区域:

原理:用高能射线杀死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保护:精准避开股骨头(防止影响长高),但皮肤仍出现轻微发红,涂抹药膏后缓解。

4.康复科:重建身体功能

化疗、放疗后,亮亮左腿肌肉萎缩,康复师出招:

被动拉伸:帮他掰腿,防止关节僵硬;

步态训练:扶着助行器练习走路,慢慢找回力气。

四、列举几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1.“手术切不干净怎么办?”

多学科会提前评估,切不净的病例先化疗缩小肿瘤,或加用放疗“补刀”。

2.“化疗副作用大吗?”

常见掉发、呕吐、白细胞低;

医院有“止吐套餐”“升白针”,大部分孩子能耐受。

3.“放疗影响长个子吗?”

现代放疗(如调强放疗)能避开骨骺,但仍需长期监测身高。

4.“治疗要多久?”

亮亮的方案是化疗14周期+放疗30次,总疗程约9个月。

5.“费用高吗?”

总花费约25万,医保报销后自付8万,还申请了儿童肿瘤慈善基金。

6.“孩子遭罪怎么办?”

病房有儿童游戏区,护士用卡通贴纸哄亮亮打针,心理医生也会帮忙疏导。

7.“治好后能运动吗?”

停药半年后,亮亮能慢跑、游泳,但避免剧烈冲撞(如足球)。

8.“怎么知道复发了?”

每3个月复查B超、肿瘤标志物(如CK-MB),出现包块、疼痛立刻就医。

9.“二胎要做检查吗?”

横纹肌肉瘤多为散发病例,但若家族多人患癌,建议基因检测。

10.“护理有啥窍门?”

化疗期多做软烂食物(如南瓜粥);

放疗区皮肤别用肥皂,穿纯棉衣物防摩擦。

五、不同部位的治疗差异

眼眶:保眼球!优先化疗+放疗,必要时微创手术。

膀胱/阴道:保留泌尿生殖功能,可能用“膀胱再造术”。

四肢:保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肌肉萎缩。

六、长期管理:治愈不是终点

1.复查计划:

第1-2年:每3个月1次B超、血常规;

第3-5年:每6个月1次MRI,监测复发。

2.生活调整:

饮食:多吃蛋白质(鱼虾、豆腐),少吃油炸食品;

心理:帮孩子融入学校,别总把他当“病人”。

3.前沿希望:

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和靶向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正在临床试验,未来或有新突破。

结语

横纹肌肉瘤的治疗就像一场接力赛,外科、化疗、放疗、康复科轮番上阵。亮亮停药那天,妈妈说:“多亏医生们像拼拼图一样制定方案,孩子才能闯过这关。”记住:早发现、多学科协作、规范治疗,是打败这种病的关键。要是发现孩子身上有异常包块,别犹豫——赶紧去医院,咱们一起为健康“抢时间”!

(冯欣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普通外科二病区(儿童肿瘤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