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妇科疾病,它指的是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盆腔腹膜、直肠子宫陷凹等,并伴随周期性出血和周围组织纤维化,引发疼痛和不孕等症状。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往往具有挑战性。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尤其是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TVS)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成为了揭开其神秘面纱的重要手段。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与挑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月经异常、不孕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育能力造成严重影响。然而,由于这些症状并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所特有,也可能见于其他妇科疾病,如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因此,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做出准确诊断。
二、超声诊断技术的优势
超声诊断技术,尤其是经阴道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无创、便捷、经济、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阴道超声(TVS):TVS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盆腔图像,清晰显示卵巢、子宫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TVS能够识别卵巢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等典型病变。卵巢异位囊肿在超声下表现为边界不清、内壁粗糙、内含密集点状回声的囊性结构,有时可见囊内分隔或絮状回声。DIE则可能表现为子宫直肠陷凹处的低回声结节或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实时显示盆腔血流情况,帮助区分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由于血管增生和异常分布,血流信号往往较为丰富,尤其是在活跃期病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还有助于评估病灶的血供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三、超声诊断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
卵巢异位囊肿的诊断:卵巢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类型之一。TVS能够准确识别囊肿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囊壁特征,为卵巢异位囊肿的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的诊断:DIE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常累及直肠、膀胱、输尿管等器官,导致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TVS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DIE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评估治疗效果与复发:超声诊断技术还能够用于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监测病灶大小、形态和血流信号的变化。同时,对于疑似复发的患者,超声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并确认复发病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四、超声诊断的局限性与辅助手段
尽管超声诊断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微小病灶或位于特殊部位的病灶(如肠道、腹膜后等),超声诊断可能难以准确识别。此时,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手段,如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清标志物检测(如CA125)以及腹腔镜检查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五、结语
超声诊断技术,尤其是经阴道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高分辨率图像和实时血流显示,超声诊断能够准确识别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评估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然而,超声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未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超声诊断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甘宜鑫 河南省人民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