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胆囊结石:藏在身体里的“小石头”,藏着大麻烦

2025-04-09 15: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我们的身体里,胆囊虽小,却起着储存和浓缩胆汁的重要作用。然而,有时候,一些“不速之客”——胆囊结石,会悄然潜入这个小小的器官,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大麻烦。

一、“小石头”从何而来

胆囊结石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的改变是关键因素之一。当身体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胆汁中的胆固醇也会相应增加。如果胆汁酸的分泌不足,无法将多余的胆固醇溶解,胆固醇就会逐渐析出,形成结晶,进而发展成结石。

胆汁淤滞也是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长期不吃早餐、久坐不动、妊娠等因素,都会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胆汁的排泄,导致胆汁在胆囊内淤积。淤积的胆汁就像一潭死水,其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更容易沉积,为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此外,一些疾病也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损,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也容易引发胆囊结石。

二、“小石头”带来的大麻烦

胆囊结石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各种问题。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胆绞痛,通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发作。当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可能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导致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从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除了胆绞痛,胆囊结石还可能引发胆囊炎。结石对胆囊黏膜的慢性刺激,会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表现为胆囊壁增厚、水肿等。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会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患者会出现发热、畏寒、右上腹明显压痛等症状。

胆囊结石还可能掉入胆总管,引起胆总管结石,导致黄疸、胆管炎等并发症。如果结石堵塞了胰腺管道,还会引发急性胰腺炎,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胰腺坏死、休克甚至死亡。

更可怕的是,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还可能增加胆囊癌的发病风险。结石对胆囊壁的长期慢性刺激,可能会诱发胆囊癌,这是一种恶性度较高的疾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三、如何发现“小石头”

胆囊结石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因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它具有无创、准确、经济等优点。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胆囊内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等信息。此外,CT、MRI等检查也可以用于胆囊结石的诊断,但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四、应对“小石头”的策略

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要立即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观察结石的大小、形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调整,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如果胆囊结石引起了症状,如胆绞痛、胆囊炎等,或者结石较大、数量较多,就需要进行治疗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一些解痉止痛、消炎利胆的药物,缓解症状,但无法溶解结石。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胆囊结石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却隐藏着大麻烦。我们要重视胆囊结石的预防和早期发现,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让这些“小石头”无机可乘,守护我们的胆囊健康。

(李肖依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