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咳嗽咳到“肺要炸”?细菌性肺炎的“真凶”竟藏在日常细节里!

2025-04-17 12:2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季节交替或气温骤降时,很多人会突然被咳嗽缠上。起初,大家可能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吃点药、扛一扛就能好。但当咳嗽愈发剧烈,甚至感觉“肺要炸”时,就要警惕细菌性肺炎这个“幕后黑手”了。事实上,细菌性肺炎的“真凶”往往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细节里。

一、不良生活习惯:细菌的“温床”

长期熬夜、过度疲劳是细菌性肺炎的常见诱因。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经常熬夜加班、刷手机,导致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就容易趁虚而入,引发肺部感染。比如,一位经常熬夜的上班族,在一次连续加班后,开始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但咳嗽越来越严重,还伴有胸痛和呼吸困难,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细菌性肺炎。

吸烟和酗酒也是引发细菌性肺炎的重要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细菌更容易侵入肺部。酒精则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身体对细菌的抵抗力。长期吸烟和酗酒的人,呼吸道黏膜受损,免疫功能下降,患细菌性肺炎的风险大大增加。

二、环境因素:细菌的“传播通道”

秋冬季节,天气逐渐变冷,空气干燥,会加速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速度。此时,如果室内通风不良,空气中的细菌浓度就会升高,增加了感染细菌性肺炎的风险。例如,在一些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公共交通工具等,细菌很容易在空气中传播,人们吸入这些细菌后,就可能引发肺部感染。

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如雾霾、化学物质等,也可能诱发细菌性肺炎。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变得脆弱,细菌更容易侵入。而化学物质则可能直接损伤肺部组织,降低肺部的防御能力。比如,一些生活在工业区附近的人,由于长期吸入工业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患细菌性肺炎的几率比生活在空气清新地区的人要高。

三、上呼吸道感染的蔓延:细菌的“接力赛”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炎等是细菌性肺炎的常见前驱疾病。这些疾病通常由病毒引起,但在发展过程中,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当病毒侵袭呼吸道时,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防御功能下降,此时细菌就容易趁机而入,引发细菌性肺炎。

比如,一个人感冒了,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如果感冒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身体的免疫力持续下降,呼吸道内的细菌就可能大量繁殖,导致病情加重,发展为细菌性肺炎。这种情况下,患者不仅会出现咳嗽、咳痰加重的症状,还可能伴有高热、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

四、医源性因素:容易被忽视的“隐患”

在医院环境中,由于患者接受有创治疗措施,如人工气道、鼻胃管、应用呼吸治疗器械等,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医院内广泛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也会增加细菌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例如,一位因疾病住院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呼吸机管道的污染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细菌进入肺部,引发细菌性肺炎。而且,医院内存在多种耐药菌株,这些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四、预防细菌性肺炎,从细节做起

了解了细菌性肺炎的“真凶”后,我们就可以从日常细节入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戒烟限酒。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要适当增加通风次数。在雾霾天气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如果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要增强自身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细菌性肺炎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病原因,从日常细节入手,做好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当出现咳嗽、发热等疑似症状时,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让我们关注日常细节,守护好自己的肺部健康。

(石玲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老年病科(肺病二病区)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