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宝咳嗽老不好?警惕上呼吸道感染“升级”成肺炎

2025-04-06 16:3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秋冬交替时节,儿科门诊总会迎来一波“咳嗽潮”。很多家长发现,宝宝的咳嗽从最初的偶尔几声,逐渐发展成频繁干咳、夜间咳醒,甚至伴随发热、喘息。此时,不少人会陷入误区:“孩子只是感冒没好透”“多喝热水就能扛过去”。然而,这种看似普通的咳嗽背后,可能隐藏着上呼吸道感染向肺炎“升级”的风险。据临床数据显示,约30%的儿童肺炎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尤其3岁以下婴幼儿更易发生。

一、从“感冒”到“肺炎”:呼吸道感染的递进路径

人体呼吸道像一棵倒生长的树:鼻腔、咽喉是“树干”(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肺内分支是“树枝”(下呼吸道),肺泡则是“树叶”。当病毒或细菌入侵时,感染会沿“树干→树枝→树叶”逐步蔓延。

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仅停留在咽喉部,表现为咳嗽、流涕、低热,一般5-7天可自愈。但如果宝宝免疫力较弱,或感染的是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等“毒力强”的病原体,感染会突破气管黏膜屏障,向下呼吸道蔓延:

-首先侵犯气管和支气管,引发支气管炎,此时咳嗽会加重,出现痰鸣音,夜间或活动后更明显;

-若炎症进一步扩散至肺泡,就发展为肺炎。肺泡被炎性渗出物填充,无法正常换气,宝宝会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缺氧症状。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的呼吸道黏膜娇嫩、气道狭窄,且咳嗽反射较弱,一旦感染,分泌物容易堵塞气道,加速感染向下蔓延。这也是为什么宝宝“感冒”后更易发展成肺炎。

二、警惕!这些症状提示感染可能“升级”

当宝宝出现以下表现时,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向肺炎进展的信号,需及时就医:

1.咳嗽特点改变

普通感冒的咳嗽多为阵发性干咳,而肺炎前期的咳嗽常表现为:

-咳嗽频率增加,甚至影响进食和睡眠;

-咳嗽声音变粗,伴随“呼噜呼噜”的痰鸣音,提示气道内有较多分泌物;

-夜间或凌晨咳嗽加重,这是因为平躺时痰液刺激气管黏膜,且婴幼儿迷走神经兴奋,易引发支气管痉挛。

2.出现全身症状

若宝宝在咳嗽的同时,伴随以下全身表现,需高度警惕:

-发热持续不退:普通感冒发热多在3-5天内缓解,而肺炎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5℃),或退热后再次发热;

-精神状态变差:原本活泼的宝宝变得萎靡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哭闹不止;

-食欲明显下降:拒绝吃奶、进食,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呼吸异常是关键信号

肺炎最核心的特征是呼吸受累,家长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

-观察呼吸频率:2个月以下婴儿呼吸≥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50次/分钟,1-5岁儿童≥40次/分钟,提示呼吸急促;

-查看呼吸形态:出现鼻翼扇动(吸气时鼻翼扩张)、锁骨上窝或肋骨间隙凹陷(吸气时胸部软组织向内凹陷),说明呼吸费力;

-听呼吸声音:若宝宝呼吸时发出“喉鸣”或“喘息”声,可能是气道狭窄或痉挛导致。

三、如何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升级”为肺炎?

预防的核心在于阻断感染蔓延,保护宝宝呼吸道功能,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干预,避免感染迁延

当宝宝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需科学护理:

-不要盲目“硬扛”:若咳嗽超过3天无缓解,或出现发热、痰鸣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细菌感染时);

-保持气道通畅:宝宝咳嗽有痰时,可通过拍背(空心掌由下向上轻拍背部)、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等方式帮助排痰,避免痰液堵塞气道;

-合理用药:咳嗽剧烈影响休息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专用止咳祛痰药(如氨溴索),但避免自行使用成人药物或镇咳药(可能抑制呼吸)。

2.增强宝宝免疫力

婴幼儿免疫力较弱,需从日常入手提升抵抗力: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能帮助宝宝抵御病原体,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可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按时接种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可有效预防高危病原体感染,尤其早产儿、过敏体质儿童建议优先接种;

-保证营养与睡眠: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A、C),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发育。

3.减少病原体暴露

呼吸道感染多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需做好防护:

-避免交叉感染:家人感冒时需戴口罩,不亲吻宝宝;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避免油烟、粉尘刺激;

-减少聚集:流感高发季,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

四、科学应对:肺炎并非“洪水猛兽”

很多家长听到“肺炎”就恐慌,其实只要及时治疗,大多数儿童肺炎预后良好。目前,肺炎的治疗以抗感染(抗病毒或抗生素)和对症支持(吸氧、雾化吸入等)为主:

-病毒性肺炎:多采用对症治疗,如雾化缓解喘息,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

-细菌性肺炎:需遵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切勿自行停药,以免复发;

-重症肺炎:可能需要住院治疗,通过静脉输液、吸氧等方式纠正缺氧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肺炎恢复期(约1-2周),宝宝可能仍有轻微咳嗽,这是气道修复的正常过程,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只需注意保暖、多喝水,避免再次感染即可。

宝宝的呼吸道娇嫩如嫩芽,需要家长细心呵护。当咳嗽老不好时,与其纠结“是不是感冒”,不如及时观察呼吸、精神状态等关键信号。记住:早期识别、科学干预,是阻断上呼吸道感染“升级”为肺炎的最佳防线。让我们用细心和科学,为宝宝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李玲玲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 小儿内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