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术后恶心呕吐是麻醉副作用?三招教你科学预防

2025-01-23 12: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增加脱水风险,甚至延长住院时间。许多患者及家属往往将术后恶心呕吐归咎于麻醉,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将深入探讨术后恶心呕吐的成因、与麻醉的关系,并介绍三种科学有效的预防策略。

一、术后恶心呕吐的成因

术后恶心呕吐的成因复杂,涉及生理、心理、手术及麻醉等多个方面:

生理因素:手术刺激、疼痛、电解质失衡、胃肠功能紊乱等均可诱发PONV。

心理因素:术前焦虑、恐惧、对手术结果的担忧等心理状态也可增加PONV的发生率。

手术因素:手术部位、持续时间、创伤程度等均与PONV的发生率密切相关。例如,腹腔镜手术、耳鼻喉手术、妇科手术等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较高。

麻醉因素:虽然麻醉并非PONV的唯一原因,但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全身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吸入麻醉剂等均可增加PONV的风险。此外,麻醉深度、通气方式等也可能影响PONV的发生。

二、与麻醉的关系

麻醉在术后恶心呕吐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全身麻醉药物,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是已知的PONV主要诱因之一。这些药物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呕吐中枢的调控机制,从而增加PONV的风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麻醉方式并非决定PONV发生的唯一因素。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如采用多模式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优化麻醉深度管理等措施,已有效降低了PONV的发生率。

三、科学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三招

针对术后恶心呕吐,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以下三招,既实用又有效:

优化麻醉管理:

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结合非阿片类镇痛药、局部麻醉药、神经阻滞等方法,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依赖。

精确控制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减少术后苏醒期的躁动和不适。

选择适宜的麻醉方式:对于低风险手术,可考虑采用区域麻醉或局部麻醉,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

术前准备与心理干预:

充分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心理状态,识别PONV的高危因素。

心理干预:通过术前访视、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性。

饮食调整:术前遵循医嘱进行饮食管理,避免饱食和摄入刺激性食物,减少胃肠负担。

术后管理与药物治疗: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PONV的发生。

药物治疗:对于PONV高风险患者,术后可预防性使用抗呕吐药物,如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等,以降低PONV的发生率。

密切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PONV,避免症状恶化。

四、结语

术后恶心呕吐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麻醉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通过优化麻醉管理、加强术前准备与心理干预、以及术后管理与药物治疗等科学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PONV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术后舒适度。面对手术,重要的是与医疗团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确保手术顺利,术后快速康复。记住,科学的预防永远胜于事后的治疗,让我们携手共创更加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田敬恩 兰考龙安医院 麻醉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