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足:小伤口,大问题

2025-04-22 11: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糖尿病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便是极为棘手的一种。糖尿病足,简单来说,就是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足部血管、神经受损,进而引发的一系列足部问题。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伤口,若处理不当,就可能酿成大祸,甚至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

一、糖尿病足的定义与危害

糖尿病足,又称为糖尿病性足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使得足部血管发生病变,血液供应不足,同时神经受损,感觉功能下降,导致足部皮肤容易发生破损、感染,且难以愈合。一旦感染扩散,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如足部溃疡、坏疽,甚至需要截肢。据统计,全球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部溃疡,而在这些患者中,约10%-20%最终会面临截肢的命运。因此,糖尿病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

二、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

糖尿病足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其早期往往有一些明显的症状,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皮肤颜色改变:由于血管病变,足部皮肤可能出现发红、发紫或苍白等颜色变化,这通常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感到足部麻木、刺痛、灼热或冷感,这是因为高血糖损伤了神经。有时,轻微的触碰也会引起强烈的疼痛,即疼痛过敏。

皮肤干燥皲裂: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代谢功能异常,足部皮肤容易变得干燥、粗糙,甚至出现皲裂。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趾甲异常:高血糖会影响趾甲的生长和代谢,导致趾甲增厚、变形,颜色也可能发生改变。同时,由于血液循环不良,趾甲周围的皮肤也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伤口愈合缓慢:糖尿病患者如果足部出现小伤口,如擦伤、刺伤等,往往愈合非常缓慢。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的修复能力,血液循环不良也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三、糖尿病足的预防

预防糖尿病足,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病变,同时做好足部的日常护理。

控制血糖:这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础。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和用药,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改善血液循环: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期变换姿势,以减少下肢静脉压力。

神经病变的治疗:对于已经出现神经病变的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改善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营养神经药物、抗氧化剂等。

足部日常护理:

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洗脚,注意清洁脚趾间的皮肤,但避免过度摩擦。

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或乳液涂抹足部皮肤,但不要涂抹到脚趾间,以防感染。

定期检查足部,包括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以及检查有无溃疡、感染等问题。

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子应宽松、舒适、透气,避免穿高跟鞋或尖头鞋。同时,避免赤足行走,以防受伤。

在冬季,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受寒,以防冻疮或干裂。

四、糖尿病足的治疗

一旦糖尿病足发生,应尽早治疗,以防病情恶化。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治疗感染。同时,使用血管扩张剂、改善神经功能的药物等,以改善血管和神经病变。

清创与换药:对于已经出现的溃疡或坏疽,应及时进行清创处理,去除坏死组织,并定期换药,以促进伤口愈合。

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红外线照射等,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糖尿病足溃疡或坏疽,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植皮、截肢等。但手术应慎重选择,尽量保留患者的肢体功能。

康复与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锻炼,以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同时,保持足部的清洁与干燥,避免感染。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截肢率。作为糖尿病患者或家属,应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病变,做好足部的日常护理与检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糖尿病足的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吕朝阳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