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默默承担着解毒、合成、储存等多种功能。然而,当肝脏出现问题时,由于其内部缺乏痛觉神经,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尤其是肝癌,这一恶性肿瘤在早期阶段常常隐匿无声,使得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提高肝癌的早期发现率,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早期的“隐匿信号”,并列出五类高风险人群,提醒他们必须每年进行肝癌筛查。
一、肝癌早期的“隐匿信号”自查表
虽然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仍有一些细微的信号值得警惕。以下是肝癌早期的可能症状,也被称为“隐匿信号”:
肝区隐痛或不适:肝脏位于右上腹,当肝脏出现病变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肝区隐痛或不适,但这种疼痛往往被误认为是胃病或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肝癌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体重下降: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突然下降,可能是肝癌导致的身体消耗增加。
黄疸:当肝癌压迫胆管时,可引起胆汁淤积,导致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变深,大便颜色变浅。
发热:肝癌患者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通常表现为低热,偶尔可达39℃以上,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出血倾向:肝癌患者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下降,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下出血等症状。
其他全身症状:如乏力、嗜睡、水肿、皮肤瘙痒等。
二、五类高风险人群必须每年筛查
长期饮酒者:酒精是肝癌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病毒性肝炎患者:乙肝和丙肝是肝癌的主要病因。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持续损伤肝细胞,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是肝癌的癌前病变。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都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有肝癌家族史者:肝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肝癌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那么个体患肝癌的风险会增加。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者:长期接触黄曲霉素、亚硝胺等有害物质的人群,如从事农药、化肥、橡胶等行业的工作者,以及居住在肝癌高发地区的人群,也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三、肝癌筛查方法
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筛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包括:
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状态。
甲胎蛋白(AFP)检测:AFP是肝癌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尤其对于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B超检查:B超是一种无创、经济的检查方法,能够发现肝脏内的异常肿块。
CT或MRI检查:对于B超发现的可疑肿块,进一步进行CT或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病理活检:对于高度怀疑肝癌的患者,可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四、预防措施与生活方式的调整
除了定期进行筛查外,高风险人群还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戒酒: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减少肝脏损伤。
接种肝炎疫苗:对于未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B超等,及时发现肝脏病变。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避免有害物质接触:减少与黄曲霉素、亚硝胺等有害物质的接触,降低肝癌发病风险。
五、结语
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肝癌早期的“隐匿信号”,以及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肝癌。让我们共同关注肝脏健康,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保驾护航。
(梁高辉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人民医院 肿瘤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