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是一项充满速度与激情的冬季运动,如今随着造雪和制冷技术的提高,大型室内滑雪场纷纷出现,给广大市民带来优质的滑雪体验。但若忽视安全防护,也可能导致扭伤、骨折、头部外伤等严重后果。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呼吁大家在享受冰雪乐趣的同时,牢记以下安全准则,让健康与快乐同行。
一、滑雪前的充分准备
1. 身体评估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哮喘病、孕妇、骨质疏松、关节旧伤者或医嘱上不建议参加激烈运动者不宜参加此高危险性运动。
避免空腹或饱腹后立即滑雪,以防低血糖或肠胃不适。
由于儿童身体抵抗力低,同时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且好奇心强,较易发生意外事故,整个过程中,家长应紧跟儿童,不得让儿童离开视野和可触碰范围之内,且有专业人士指导。
2. 装备检查
头盔必戴:选择符合安全认证的头盔,尺寸贴合头部,降低颅脑损伤风险。
护具齐全:手套、面罩,护腕、护膝、护臀可有效缓冲摔倒时的冲击力,尤其适合初学者。
雪具适配:雪板长度、固定器松紧需根据身高和技能调整,避免失控风险。
3. 充分热身
滑雪前进行10-15分钟动态拉伸,活动膝关节、腕关节、腰部和颈部,提升肌肉灵活性。
二、滑雪时的安全准则
1. 掌握正确姿势
双膝微屈,重心前倾,避免“后坐”导致失控。
学习基础刹车和转弯技巧,切勿盲目追求速度。
2. 遵守雪场规则
按雪道等级(初级/中级/高级)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区域,新手避免进入陡坡或障碍区。
保持安全距离,前方滑雪者拥有优先通行权,切勿突然横穿或急停。
3. 关注环境(户外滑雪)与身体信号
天气预警:大雾、强风或极寒天气需暂停滑雪,避免能见度低或失温风险。
及时休息:每1小时休息10分钟,补充水分,警惕肌肉疲劳导致的动作变形。
三、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
手腕骨折:摔倒时避免用手直接撑地,尝试侧身蜷缩,用肘部和臀部着地。
膝关节扭伤:加强股四头肌锻炼(如靠墙静蹲),滑雪时避免双腿过度分开或内扣。
头部外伤:无论技术高低,全程佩戴头盔,严禁摘除。
低温冻伤:穿戴防风防水衣物,使用护脸面罩,定期检查手指、脚趾的血液循环。
四、意外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1. 冷静评估伤情
若出现剧烈疼痛、关节畸形、无法活动或意识模糊,立即呼救并避免移动伤者。
2. 遵循“RICE原则”
Rest:停止活动,固定受伤部位。
Ice:用雪或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减轻肿胀。
Compression: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注意松紧适度,如出现肢端血液循环障碍,请立即给予适当松解绷带。
Elevation: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3. 及时就医
- 疑似骨折、脊椎损伤或脑震荡时,切勿自行处理,应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
五、心理防护同样重要
量力而行:不因逞强或同伴压力尝试高难度动作,初学者建议聘请专业教练。
儿童监护:家长需全程陪同未成年儿童,选择儿童专用雪道,并确保护具穿戴规范。
滑雪的快乐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每一次正确的防护选择,都是对生命健康的负责。愿大家冰雪之旅平安尽兴!
武汉儿童医院西院 综合外科二病区 027-84395190
(彭娟 武汉儿童医院西院 综合外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