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髓穿刺能看穿哪些血液病?

2024-10-21 10: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骨髓穿刺是一种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地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在日常的健康管理中,骨髓穿刺常常用于排查因血常规异常而无法确定的疾病。很多人对骨髓穿刺存在误解,认为它很复杂或非常痛苦,事实上,只要操作得当,骨髓穿刺是安全、有效的。这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骨髓穿刺的基本概念、它能帮助诊断的血液病以及普通大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这一检查。

一、骨髓穿刺是什么?为什么要做?

骨髓是人体主要的造血器官,位于骨骼内部,负责生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骨髓穿刺是通过在局部麻醉下,用穿刺针从胸骨或髂骨等部位抽取少量骨髓液进行检查。它能够帮助医生了解骨髓是否正常造血,并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中的细胞类型和数量,为诊断提供直接依据。

骨髓穿刺在临床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血液疾病诊断中。例如,当血常规显示血液指标异常(如贫血、白细胞异常、血小板减少等)时,骨髓穿刺可以为医生提供骨髓内的造血功能状况,从而帮助确诊具体的血液疾病。

二、骨髓穿刺能“看穿”哪些血液病?

骨髓穿刺检查所能揭示的疾病种类非常丰富,尤其是在血液病的早期筛查、确诊与分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以下是几类最常见的疾病类型:

白血病:白血病是骨髓内的白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的血液癌症。由于异常白细胞大量生成,正常血细胞被“挤压”而减少,患者常出现贫血、感染频发、出血等症状。骨髓穿刺可以清晰观察原始、幼稚细胞的比例与形态,明确白血病的类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等)以及分期,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这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骨髓中某一类细胞异常增生。通过骨髓穿刺,可以看到特定细胞系的增殖情况、纤维组织的增生程度,并结合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

贫血性疾病: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当血常规提示长期贫血而原因不明时,骨髓穿刺可查明红细胞生成能力、骨髓红系比例及发育状态,判断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缺乏原料,还是外周破坏过快造成的。

多发性骨髓瘤:这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患者常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异常、反复感染等。骨髓穿刺可明确浆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异常,结合免疫分型、电泳及其他检查可确诊疾病。

骨髓转移癌或淋巴瘤:当某些实体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晚期发生骨髓转移,或淋巴瘤侵犯骨髓时,骨髓穿刺能发现非造血细胞的异常“占位”,提示恶性肿瘤已侵及骨髓。

血小板减少或出血性疾病:当患者出现莫名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且血常规提示血小板减少时,通过骨髓穿刺可以了解血小板前体(巨核细胞)的发育状况,是生产不足还是外周破坏增多,从而区别不同的病因。

三、大众该如何正确对待骨髓穿刺?

接受医生建议,必要时进行检查:当血液检查提示异常,尤其是出现长期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异常等症状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做骨髓穿刺。此时,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尽早了解病因,以便及时治疗。

了解检查过程,保持平和心态:骨髓穿刺虽然是侵入性检查,但其过程安全、快捷,大多数人不会感到过多痛苦。通过局部麻醉,患者仅会感到轻微不适,不必过于担心。

健康监测,及早发现问题:每年进行一次常规血液检查,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血液系统的问题。如果出现持续性的血常规异常,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

结语

骨髓穿刺是诊断血液病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与严重程度。虽然许多人对骨髓穿刺有些许恐惧,但它的安全性和诊断价值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合理的健康监测和科学的诊断方法,早期发现并治疗血液疾病,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大众应以积极、理智的态度面对骨髓穿刺,保障自己的血液健康。

 

(刘苏慧 南阳市中心医院 血液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