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往往面临着身体与心理的多重挑战。放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控制肿瘤,但其过程中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咽喉疼痛、食欲不振等。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提高生活质量,放疗期间的营养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养治疗:筑起身体康复的基石
1、能量与蛋白质:双重保障,抵御消耗
动物性蛋白:如低脂牛奶、酸奶等乳制品,每日摄入量建议300-500ml;鸡胸肉、深海鱼类等白肉,每周4-5次,每次100-150g。这些食物不仅提供优质蛋白,还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力。
植物性蛋白:黄豆、黑豆及其制品,每日摄入相当于干豆25-35g的量。植物蛋白含有独特的植物化学物质,如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放疗引起的炎症反应。
2、维生素与矿物质:精准补充,维护平衡
维生素C:来源于鲜枣、猕猴桃、青椒、西兰花等。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合成,维持皮肤黏膜完整性,还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维生素E:来源于杏仁、核桃、芝麻、菠菜等。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能保护细胞膜结构,减轻放疗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
维生素B族:来源于全谷物、瘦肉、动物肝脏等。维生素B族能改善食欲,促进能量代谢,有助于缓解放疗引起的疲劳和食欲不振。
3、特殊症状:针对性膳食调整,缓解症状
口干咽燥:放疗导致唾液腺分泌减少,患者可饮用麦冬茶、鲜梨汁,食用银耳百合羹等滋阴润燥食物。这些食物能滋润口腔和咽喉,缓解口干咽燥的不适感。
恶心呕吐:患者可选择薄荷糖清新口气,餐前食用少量姜片,选择冷食减少对气味的敏感。这些食物能刺激味蕾,改善食欲,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
味觉改变:患者可使用柠檬汁、醋等天然调味品刺激味蕾,尝试不同质地食物。这些措施能改善味觉敏感性,增加食物的多样性,提高患者的食欲。
二、营养治疗的实施策略:科学规划,确保效果
1、饮食模式优化:少量多餐,促进吸收
少量多餐制:每日5-6餐,主餐占60%热量,加餐选择坚果、酸奶等健康零食。这种饮食模式能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营养吸收,提高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
烹饪方式改良: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煎炸产生的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这些烹饪方式能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
食物性状调整:将肉类加工成肉丸、肉丝,蔬菜切成碎末,提高消化吸收率。这种食物性状调整能减轻胃肠道的消化负担,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2、个性化营养支持:因人而异,精准干预
营养风险筛查:入院时采用NRS2002工具评估营养状况,对存在风险者制定专项计划。通过营养风险筛查,能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问题,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提供依据。
医学营养补充:对经口摄入不足者,在医生指导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肠内营养制剂能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满足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
中医食疗辅助:辨证施治选用药膳,如气虚者用黄芪炖鸡汤,血虚者服阿胶红枣粥。中医食疗能结合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提供针对性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三、护理要点:全方位呵护,提升生活质量
1、皮肤管理规范:细致护理,预防感染
照射区保护:穿着柔软纯棉内衣,避免文胸肩带直接压迫;洗浴时用温水,禁用肥皂搓洗。这些措施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保护照射区皮肤的完整性。
皮肤反应分级护理:
I度(红斑):外用维生素E软膏,保持干燥。维生素E软膏能滋润皮肤,减轻红斑症状。
II度(水肿):局部冰敷,使用硅胶敷料。冰敷能减轻水肿症状,硅胶敷料能保护皮肤,促进愈合。
III度(溃疡):暂停放疗,由专科护士进行清创换药。对严重皮肤反应,需及时暂停放疗,由专科护士进行专业处理。
2、症状管理策略:综合干预,缓解症状
疲劳管理:制定渐进式活动计划,从每日10分钟散步逐步增加至30分钟。适量的运动能提高身体免疫力,缓解疲劳症状。
睡眠改善:睡前饮用温牛奶,播放白噪音,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这些措施能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3、治疗依从性提升:健康教育,增强信心
健康教育:制作放疗知识手册,使用三维动画演示治疗过程。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放疗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用药管理:设置电子提醒装置,对口服激素类药物进行时间标记。用药管理能确保患者按时服药,提高治疗效果。
愿每一位乳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与关爱,以坚韧的意志和科学的护理战胜病魔。相信在医护人员、家人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下,你们定能顺利度过这段治疗时光,重拾健康与希望,迎接美好的未来。
(李小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疗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