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早产儿护理核心:体温、喂养与发育支持策略

2023-12-07 18: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在出生后需面临诸多挑战。在早产儿护理过程中,体温管理、科学喂养和发育支持是三大核心策略,对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和长期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体温管理:打造生命的温暖港湾
 
1. 早产儿体温调节的特殊性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层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导致散热速度比足月儿快3 - 4倍。同时,其棕色脂肪储备不足,产热能力有限,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而低体温可能引发呼吸暂停、低血糖、硬肿症等严重并发症。
2. 医院阶段的体温管理
在医院,早产儿通常会被安置在暖箱中。暖箱通过精准调控温度和湿度,模拟子宫内温暖、稳定的环境。医护人员会根据早产儿的胎龄、体重和日龄,逐步调整暖箱温度,一般维持在32 - 35℃,湿度保持在50% - 65% 。同时,会使用肤温探头持续监测宝宝体温,确保其核心温度稳定在36.5 - 37.5℃。
3. 家庭护理中的体温管理
-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温度在24 - 26℃,可使用空调、暖气调节,避免温度波动过大。湿度控制在50% - 60%,干燥季节可使用加湿器。
- 衣物选择:为宝宝选择柔软、透气、保暖的棉质衣物,建议采用连体式和尚服,方便穿脱且能减少腹部受凉风险。外出时,可使用保暖睡袋或襁褓包裹。
- 体温监测:每天定时测量宝宝体温2 - 3次,可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若体温低于36℃或高于37.5℃,需及时联系医生。
 
二、科学喂养:奠定成长的营养基石
 
1. 母乳喂养的优势
母乳是早产儿的理想食物,其中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活性成分,能增强宝宝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同时,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更易于早产儿尚未发育完全的胃肠道吸收,还能促进肠道菌群建立,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对于吸吮吞咽能力不足的早产儿,妈妈可使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通过奶瓶或鼻饲管喂养。
2. 早产儿配方奶粉的选择
若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应选择专门的早产儿配方奶粉。这类奶粉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经过特殊配比,能量密度更高,更符合早产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当早产儿体重达到2000 - 2200克,且消化功能良好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转换为早产儿过渡配方奶粉或普通婴儿配方奶粉。
3. 喂养方式与频率
- 喂养方式:对于有吸吮吞咽能力的早产儿,尽量采用直接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若宝宝吸吮吞咽不协调,可采用鼻饲喂养,通过胃管将奶液缓慢注入胃内。
- 喂养频率:遵循少量多次原则,一般每2 - 3小时喂养一次。初始喂养量根据宝宝体重而定,通常从1 - 5毫升开始,随着日龄增加和胃肠道耐受性提高,逐渐增加喂养量。每次喂养后,需拍嗝帮助宝宝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
 
三、发育支持:助力成长的关键策略
 
1. 模仿子宫环境的护理
- 鸟巢式护理:在暖箱或婴儿床内,用柔软的毛巾或毯子围成类似鸟巢的形状,让早产儿蜷缩其中,模拟子宫内的狭小空间,给予其安全感,减少身体活动,降低能量消耗。
- 非营养性吸吮:让早产儿吸吮安慰奶嘴,可促进口腔感觉发育,提高吸吮吞咽能力,还能缓解其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2. 家庭中的发育促进措施
- 袋鼠式护理:家长将早产儿贴在胸口,保持皮肤直接接触,每天进行1 - 2小时。这种亲密接触不仅能维持宝宝体温稳定,还能促进亲子情感交流,刺激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 感官刺激:根据宝宝月龄,适时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刺激。如在距离宝宝20 - 30厘米处悬挂色彩鲜艳、可移动的玩具;播放轻柔的音乐或妈妈的声音;每天进行1 - 2次抚触按摩,从头部开始,依次按摩脸部、胸部、腹部、四肢和背部,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发育。
 
早产儿护理是一个需要耐心与专业知识结合的过程。体温管理、科学喂养和发育支持这三大核心策略相互关联、缺一不可。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和精心的照料,能够帮助早产儿弥补发育差距,提高生存质量,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

(任世超 中牟县中医院 儿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