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是每位准妈妈既期待又紧张的阶段,而孕期的检查更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唐筛和糖耐量检测是孕期两个关键的检查项目,它们分别用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妊娠期糖尿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两个检查项目,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读懂检查结果。
一、孕期唐筛: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
(一)什么是唐筛?
唐筛,即唐氏综合征筛查,是一种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生化指标,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等信息,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风险的检查。唐筛分为早唐和中唐筛查:
• 早唐筛查:在孕11-13周+6天进行,结合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和血液中的游离β-hCG、PAPP-A等指标。
• 中唐筛查:在孕16-20周进行,主要检测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uE3)等。
(二)唐筛的关键指标
唐筛报告中通常会列出以下关键指标:
1. 风险评估结果:报告会显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等级,如低风险(风险值低于1/270)、中风险或高风险(风险值高于1/270)。
2. 血清学指标:如游离β-hCG、PAPP-A、AFP、uE3等,这些指标的水平异常可能提示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风险。
3. 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正常值通常小于2.5毫米,厚度增加可能与染色体异常相关。
(三)唐筛结果的解读
• 低风险:如果结果显示低风险,说明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但仍需继续常规产检。
• 高风险:如果结果显示高风险,建议进一步进行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确诊性检查。
二、糖耐量检测: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一)什么是糖耐量检测?
糖耐量检测,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金标准”。通过检测孕妇在空腹及服用葡萄糖后的血糖变化,评估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
(二)糖耐量检测的关键指标
糖耐量检测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时间点的血糖值:
1. 空腹血糖:正常值应小于5.1 mmol/L。
2. 服糖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应小于10.0 mmol/L。
3. 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应小于8.5 mmol/L。
(三)糖耐量检测结果的解读
• 如果上述三个时间点中任意一项血糖值超标,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 如果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则说明孕妇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
三、孕期唐筛和糖耐量检测的重要性
(一)唐筛的重要性
唐筛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虽然唐筛不能确诊,但它能为孕妇提供重要的风险提示,帮助孕妇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诊断性检查。
(二)糖耐量检测的重要性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都有潜在风险,如巨大儿、羊水过多、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等。通过糖耐量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并干预妊娠期糖尿病,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四、孕期唐筛和糖耐量检测的注意事项
(一)唐筛注意事项
• 早唐筛查:需在孕11-13周+6天进行,检查前无需空腹。
• 中唐筛查:需在孕16-20周进行,检查前无需空腹。
(二)糖耐量检测注意事项
• 检查前3天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 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后禁食、禁饮,直至检查结束。
• 喝糖水时需在5分钟内喝完,避免呕吐。
• 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孕期的每一次检查都至关重要,唐筛和糖耐量检测更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环节。准妈妈们在孕期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按时完成各项检查,读懂检查结果,做好孕期健康管理,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孙曙光 柘城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副主任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