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堵塞到畅通,冠脉支架的神奇之旅

2024-05-11 19: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体的复杂血管网络中,冠状动脉作为心脏的主要供血血管,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心脏的功能与生命活动的维持。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冠心病——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的疾病,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幸运的是,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冠脉支架技术应运而生,它如同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了堵塞的血管之门,让心脏重新焕发生机。

一、冠脉堵塞的危机与挑战

冠状动脉的堵塞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这是一种慢性过程,脂质、复合糖类积聚在动脉内膜下,形成斑块,逐渐导致血管腔狭窄。当这些斑块破裂或溃疡时,会形成血栓,进一步加剧血管堵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此时,心脏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传统治疗冠脉堵塞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和外科手术。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药物治疗虽然能缓解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血管狭窄问题;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血栓形成,但对于长期形成的斑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虽然能重建血流通路,但创伤大、恢复慢,且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二、冠脉支架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冠脉支架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冠脉支架,一种由不锈钢、钴铬合金或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通过介入手术被精确地放置在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植入不仅能够立即撑开狭窄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供,还能有效防止血管再次狭窄,降低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

冠脉支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裸金属支架到药物洗脱支架的飞跃。裸金属支架虽然能有效支撑血管,但术后血管再狭窄率较高。为了克服这一缺陷,药物洗脱支架应运而生。这种支架表面涂覆有抗增殖药物,如雷帕霉素或紫杉醇,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从而减少血管再狭窄的发生。

三、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操作流程

冠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高度精细的介入手术,通常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引导下进行。手术步骤如下:

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以确定狭窄部位和程度。同时,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耗材。

导管导丝引导: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在DSA或CT的引导下,将导管和导丝送入冠状动脉,直至到达狭窄部位。

球囊扩张:在狭窄部位放置一个预扩张球囊,通过加压使球囊膨胀,从而撑开狭窄的血管。

支架置入: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将冠脉支架送入狭窄部位,并释放支架,使其紧贴血管壁,撑开狭窄段。

后扩张与评估:根据需要,对支架进行后扩张,以确保支架与血管壁的良好贴合。通过DSA或CT复查,评估支架的位置、形态和血流情况。

术后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防止血栓形成。

四、冠脉支架技术的未来展望

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冠脉支架技术正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可吸收支架作为新一代冠脉支架的代表,能够在完成血管支撑任务后逐渐降解,减少异物刺激,促进血管的自然修复。此外,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新兴技术也为冠脉支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

五、结语

冠脉支架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血管狭窄问题,恢复心肌的血供,还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风险。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冠脉支架将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技术的美好未来,共同守护人类的心血管健康!

(闫艺博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介入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