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隐匿的健康“杀手”,你了解多少?

2025-05-03 13: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水平,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胰岛素抵抗)造成的。长期高血糖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包括心血管系统、肾脏、眼睛和神经系统。糖尿病分为两种主要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

1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其特点是胰腺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需要患者每天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通常与免疫系统攻击胰腺中的胰岛素生成细胞(β细胞)有关。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症状,如频繁尿尿、口渴、体重减轻和疲劳。由于胰岛素的绝对缺乏,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注射,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更为常见,通常与肥胖和生活方式有关。在2型糖尿病中,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胰岛素抵抗。初期,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和口服药物来控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患者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发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在多年后才被诊断出来。其风险因素包括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以及年龄增长等。早期干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糖尿病的诊断通常基于血糖水平的测量。空腹血糖水平高于126 mg/dL(7.0 mmol/L)或随机血糖水平高于200 mg/dL(11.1 mmol/L)通常被诊断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试也可以用来评估过去几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HbA1c测试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血糖控制指标,减少了单次血糖测量的波动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疾病管理参考。

糖尿病的管理需要综合的方法,包括:

1. 饮食调整:采用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以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血糖水平。合理的饮食计划应包括多样化的食物,如全谷物、新鲜蔬菜、瘦肉和低脂乳制品。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

2. 定期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控制。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此外,力量训练也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肌肉质量。

3. 药物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服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口服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胰岛素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每日多次注射或使用胰岛素泵。

4. 定期监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其在目标范围内。自我监测血糖(SMBG)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患者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剂量。此外,定期进行HbA1c测试,可以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5. 教育和支持:了解疾病、管理策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接受系统的糖尿病教育,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药物的使用方法、饮食和运动的注意事项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是患者长期管理疾病的重要保障。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

1.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更高。高血糖水平可以损害血管,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脏病。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

2. 神经病变:高血糖水平可以损害神经,导致疼痛、麻木和足部问题。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前者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后者则影响内脏功能,如消化、排尿等。

3. 肾脏疾病:长期高血糖可以损害肾脏,导致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4.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水平可以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出血、渗出和新生血管形成。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可以预防视力丧失。

5. 足部问题: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不良,更容易发生足部感染和溃疡。足部护理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定期检查足部皮肤、避免受伤等。

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如均衡饮食、定期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和避免吸烟,可以显著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血糖水平检查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此外,公众教育和健康宣传也是提高糖尿病防治意识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糖尿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需要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来控制。通过提高公众意识、教育和适当的医疗干预,我们可以减少糖尿病的负担,并改善受影响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的管理不仅需要医疗资源的支持,更需要患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和长期坚持。只有通过综合的、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才能有效应对这一隐匿的健康“杀手”,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申泽民 林州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