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上班路上、工作间隙,还是休息时间,随处可见低头刷手机、看视频的人。然而,长时间保持低头的姿势,正悄然将一种“职业病”——颈椎病,推向大众视野。那么,颈椎病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它呢?
探秘颈椎病:颈椎的“无声呐喊”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简单来说,就是颈椎这个人体的重要“交通枢纽”出现了“故障”。
颈椎由7块椎骨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椎间盘、韧带等结构相互连接,周围还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和肌肉。正常情况下,颈椎具有自然的生理曲度,能够缓冲外力、保护脊髓和神经。然而,当我们长时间低头时,颈椎的生理曲度会发生改变,原本向前凸的曲度逐渐变直甚至反弓。这就像一张原本弯曲的弓被强行拉直,其承受的压力会成倍增加。
椎间盘是颈椎的“缓冲垫”,在长期低头的不良姿势下,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均,容易导致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根或脊髓,从而引发颈椎病。此外,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也会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出现劳损,进一步加重颈椎的负担。
识别颈椎病:那些不容忽视的信号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症状也有所不同。
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约占颈椎病的60% - 70%。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可向上肢放射,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头部转动或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和麻木感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或增生的骨赘压迫了神经根,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脊髓型颈椎病则较为严重,它会导致脊髓受压,影响脊髓的正常功能。患者常出现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双手精细动作不灵活,如拿筷子、系扣子等动作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瘫痪等症状。这种类型的颈椎病一旦确诊,往往需要尽早手术治疗,以解除脊髓压迫,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椎 -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尤其在头部转动或后伸时症状明显。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耳鸣、听力下降等表现。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较为复杂,可涉及多个系统。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偏头痛、头晕、心慌、胸闷、血压变化、多汗或少汗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与颈椎的活动有关,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预防颈椎病:给颈椎“松绑”的妙招
预防颈椎病,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给颈椎“减负”。
保持良好的姿势是预防颈椎病的基础。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都要注意保持头、颈、肩、背部的正确姿势。使用电脑时,眼睛应平视屏幕,屏幕中心与眼睛处于同一水平线,屏幕距离眼睛约50 - 70厘米。坐姿要端正,背部挺直,避免弯腰驼背或趴在桌子上。使用手机时,尽量将手机举高,使眼睛与手机屏幕保持水平,减少低头角度。
避免长时间低头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长时间低头会使颈椎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增加颈椎负担。建议每低头工作或玩手机30 - 40分钟,就起身活动一下颈部和肩部,做做伸展运动。可以缓慢地向左右转动头部,每次转动10 - 15次;或者将头部向后仰,然后向左右两侧倾斜,感受颈部肌肉的拉伸。
选择合适的枕头对颈椎健康至关重要。枕头的高度应适中,一般以8 - 15厘米为宜,具体高度要根据个人的睡眠姿势和颈部生理曲度来调整。仰卧时,枕头应能填充颈部与床之间的空隙,使颈部得到良好的支撑;侧卧时,枕头的高度应与一侧肩宽相等,保持颈椎处于水平状态。此外,枕头的质地也不宜过软或过硬,过软的枕头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过硬的枕头则会使颈部肌肉紧张。
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可以增强颈椎的稳定性,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常见的颈部锻炼方法有“米字操”,即用头部在空中写“米”字,每个笔画都要做到位,速度不宜过快,每次锻炼5 - 10分钟。还可以进行游泳、瑜伽等运动,这些运动能够全面锻炼颈部、肩部和背部的肌肉,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颈椎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积极预防,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颈椎健康,摆脱颈椎病的困扰,以更加健康的姿态拥抱生活。
(李智伟 郑州市中心医院 骨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