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支气管哮喘的贴心守护:告别气喘的烦恼

2025-05-10 07: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全球约有3.39亿患者,我国2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4.2%。这种“会呼吸的痛”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为特征,常在夜间及凌晨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科学护理,患者可实现“零发作”生活,本文从环境调控、用药管理、饮食调理、心理支持四大维度,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一、环境“净化术”:打造哮喘“安全屋”

1.过敏原精准狙击

哮喘发作的核心诱因是过敏原暴露。尘螨是最常见的室内“元凶”,每克床尘中可含2000只尘螨,其排泄物中的Der p1蛋白是主要致敏原。护理需做到:

-床品革命:使用防螨床罩、枕套,每周60℃热水清洗床单被罩。

-湿度控制: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湿度每升高10%,尘螨浓度增加2.3倍。

-空气净化:配置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PM2.5浓度每降低10μgm³,哮喘急诊就诊率下降8%。

-宠物管理:猫过敏原Fel d1在环境中可存活6个月,哮喘患者建议“云吸宠”,若已饲养需每周用湿巾擦拭宠物毛发。

2.空气质量“三重防护”

-禁烟令:二手烟暴露使哮喘儿童肺功能下降速度加快3倍,家庭成员需全面戒烟。

-气味管控:避免使用香水、香薰蜡烛,清洁剂选择无香型产品。

-空气预警:雾霾天使用N95口罩,PM2.5>150μgm³时避免户外活动。

3.季节性“防御工事”

-花粉季:春季(3-5月)柳树、梧桐花粉浓度高,秋季(8-10月)蒿草、葎草花粉肆虐,需佩戴护目镜+口罩。

-冷空气:冬季外出使用围巾遮挡口鼻,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气道。

-霉菌防控:梅雨季使用除湿机,浴室、厨房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清洁。

二、用药“精准制导”:让药物直达病灶

1.吸入装置“使用指南”

-都保装置:旋转底座至刻度线,垂直握持深吸气,吸入后屏气10秒。

-准纳器:推开滑杆后深呼气,口含咬嘴缓慢深吸气,吸入后漱口3次。

-常见误区:40%患者未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导致药物沉积率不足15%。

2.药物分类“作战图”

-控制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布地奈德、氟替卡松需每日规律使用,减少气道炎症细胞浸润。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沙美特罗、福莫特罗与ICS联用,降低急性发作风险65%。

-缓解药物:

-沙丁胺醇气雾剂:发作时1-2喷次,15分钟起效,24小时内不超过8喷。

-异丙托溴铵:适用于夜间哮喘,作用持续6-8小时。

3.用药监测“三板斧”

-峰流速仪:每日早晚监测PEF值,变异率>20%提示气道高反应性。

-血药浓度:长期使用茶碱类药物需监测血药浓度,维持5-15μgmL。

-肺功能:每3个月检测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评估病情控制水平。

三、饮食“营养密码”:吃出强健呼吸道

1.抗炎饮食“黄金法则”

-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深海鱼、橄榄油、坚果摄入,减少红肉、加工食品。

-关键营养素:

-维生素D:每日补充800-1000IU,降低哮喘发作风险30%。

-镁:菠菜、香蕉、南瓜子中含量丰富,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ω-3脂肪酸:每周吃2次三文鱼,减少气道炎症介质释放。

2.食物“红黑榜”

-绿灯食物:

-补肺食材:梨、百合、银耳炖汤,缓解干咳症状。

-高纤维食物:燕麦、糙米促进肠道菌群平衡,调节免疫。

-红灯食物:

-亚硝酸盐: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可加重气道炎症。

-含硫蔬菜:洋葱、大蒜可能诱发部分患者症状。

-食品添加剂:亚硫酸盐(葡萄酒、干果)、谷氨酸钠(味精)需警惕。

3.饮食“时间管理”

-少食多餐:每日5-6餐,避免胃食管反流诱发哮喘。

-餐后观察:进食新食物后观察2小时,记录是否诱发咳嗽、喘息。

-水分摄入:每日1500-2000ml温水,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四、心理“减压舱”:打破焦虑-发作循环

1.认知行为干预

-错误认知纠正:

-错误:“哮喘治不好,只能听天由命”

-正确:“规范治疗下,80%患者可实现临床控制”

-呼吸训练: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降低焦虑评分。

-蝴蝶拍技术:双手交叉轻拍肩部,激活副交感神经。

2.社会支持网络

-病友互助会:线上社群分享控喘经验,线下活动增强康复信心。

-家庭支持:家属学习哮喘急性发作处理流程,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职业康复:与雇主协商调整工作环境,避免接触职业性过敏原。

3.专业心理干预

-焦虑量表评估:使用GAD-7量表筛查,得分≥10分需心理科就诊。

-正念减压疗法:每周2次团体课程,8周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提高15%。

-药物治疗:合并焦虑障碍者可短期使用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25-50mgd。

五、特殊场景“防御策略”

1.运动性哮喘应对

-热身运动:运动前15分钟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运动选择:游泳(湿度高减少气道刺激)、瑜伽(增强呼吸肌力量)。

-运动强度: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区间。

2.妊娠期哮喘管理

-药物安全性: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属于FDA妊娠B类,可安全使用。

-胎心监护:重度哮喘患者孕晚期每周1次NST检查。

-分娩方式:哮喘控制良好者可选择阴道分娩,避免硬膜外麻醉诱发支气管痉挛。

3.老年哮喘护理

-多重用药管理:警惕茶碱类药物与地高辛、华法林的相互作用。

-吸入技术培训:使用储雾罐提高药物肺部沉积率。

-跌倒预防:沙丁胺醇可能引起低钾血症,需定期监测电解质。

结语:科学守护,畅享呼吸自由

哮喘护理是一场“持久战”,需以环境控制为盾、规范用药为矛、营养支持为甲、心理调适为翼。研究显示,经过系统化管理的哮喘患者,急诊就诊率下降72%,住院率降低58%。正如呼吸科专家所言:“哮喘控制的关键不在于药物有多新,而在于细节管理有多精。”愿每位患者都能通过科学护理,实现“零发作”生活,让每一次呼吸都充满自由与希望。

(戚新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二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