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泌尿外科,许多人第一反应是“尴尬”“羞于启齿”,甚至将其与“男性专属”划等号。实际上,泌尿外科是现代医学中一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重要学科,涉及从肾脏到尿道的泌尿系统,以及男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管理。今天,我们用轻松的方式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带你科学认识那些“难以启齿”的健康问题。
一、泌尿外科究竟看什么?
泌尿外科的诊疗范围远超大众想象。它不仅处理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的疾病,还涵盖男性生殖系统的多种问题。例如:
-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典型症状为突发剧烈腰痛或腹痛,伴随血尿。
-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女性因生理结构更易感染。
-泌尿系统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早期可能无症状,晚期可能出现血尿、腰痛或排尿困难。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常见于青壮年,表现为会阴部疼痛、排尿异常;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导致排尿费力、夜尿增多。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症等,直接影响生活质量。
-泌尿系统外伤: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导致的肾挫伤、尿道断裂等。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同样需要关注泌尿外科健康。例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在女性中高发,而压力性尿失禁(咳嗽、大笑时漏尿)更是困扰许多中老年女性的常见问题。
二、泌尿外科如何诊断和治疗?
泌尿外科的诊断手段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内镜技术。例如:
-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常用于筛查结石、肿瘤或前列腺增生。
-CTMRI:高分辨率成像,可精准定位肿瘤分期或复杂结石位置。
-尿常规和尿培养:诊断感染的“金标准”,明确病原体及敏感抗生素。
-膀胱镜、输尿管镜:直接观察病变并取活检,实现“精准打击”。
治疗方式则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手术或微创技术:
-药物治疗:抗生素用于感染,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困难,激素类药物用于前列腺癌等。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通过声波粉碎肾结石,无需开刀,门诊即可完成。
-微创手术: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肾切除、前列腺癌根治等复杂操作。
-内镜手术:经尿道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复杂肾结石。
三、这些常见问题,你需要知道
1.结石反复发作怎么办?
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感染或尿路梗阻密切相关。预防复发需注意:
-多饮水:每日2-3升,稀释尿液中的结晶物质。
-调整饮食:减少高草酸(如菠菜、巧克力)、高嘌呤(如动物内脏)食物摄入。
-定期复查:结石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复发风险。
2.前列腺炎是“不治之症”吗?
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慢性细菌性和慢性非细菌性三类。急性期需规范使用抗生素,慢性期则需综合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憋尿,规律性生活。
-物理治疗:热敷、盆底肌训练可缓解症状。
-心理疏导:焦虑可能加重症状,必要时需联合心理科干预。
3.前列腺增生一定要手术吗?
前列腺增生是否手术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决定。轻度患者可通过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缓解症状;若出现反复尿潴留、血尿或肾积水,则需考虑手术。
4.女性为何容易尿路感染?
女性尿道短而宽,且靠近肛门,细菌易逆行感染。预防措施包括:
-注意卫生:经期勤换卫生巾,性生活后及时排尿。
-避免憋尿:长期憋尿可能导致细菌滋生。
-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可降低感染风险。
四、泌尿外科就诊小贴士
1.坦诚沟通:医生更关注疾病本身,而非个人隐私。详细描述症状(如疼痛部位、排尿频率)有助于准确诊断。
2.配合检查:部分检查需空腹或憋尿,遵医嘱提前准备。
3.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
4.健康管理:4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检查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泌尿系超声,早期发现肿瘤。
结语
泌尿外科并非“尴尬学科”,而是守护泌尿系统健康的重要防线。无论是结石、感染还是肿瘤,早期干预都能显著改善预后。记住:健康无小事,及时就医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下次遇到相关问题,别再犹豫,勇敢走进泌尿外科门诊吧!
(陈漫漫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