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更年期不是“熬过去就好”!科学管理潮热、失眠

2025-01-13 09: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更年期,这个人生必经的特殊阶段,常被贴上“脾气差”“爱唠叨”的标签,而其中的潮热、失眠等症状,更成为许多女性难以言说的痛苦。不少人认为更年期只需“熬过去”就好,殊不知,长期忽视这些症状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抑郁焦虑等健康风险。如何科学应对更年期的潮热与失眠?这不仅关乎女性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是家庭与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更年期:被误解的人生转折期

(一)什么是更年期?

更年期并非单一阶段,而是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生理转变过程,通常发生在45-55岁之间,可持续数年甚至十余年。这一阶段的核心变化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医学上,更年期可细分为围绝经期(出现月经紊乱至绝经后1年)、绝经期(最后一次月经)和绝经后期,其中围绝经期症状最为明显。

(二)更年期症状的“连锁反应”

雌激素水平下降是更年期症状的根源。除了常见的潮热、失眠,还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情绪波动(焦虑、抑郁)、阴道干涩、尿频尿急、关节疼痛、记忆力减退等表现。这些症状不仅相互影响,还会形成恶性循环:例如,潮热导致夜间频繁醒来,进而引发失眠,长期睡眠不足又会加重情绪问题和躯体不适,严重影响生活、工作与家庭关系。

(三)忽视更年期管理的健康隐患

长期忍受潮热、失眠等症状,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

心血管疾病:雌激素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缺乏雌激素会导致血脂异常、血压波动,增加冠心病、中风的发生风险。

骨质疏松:雌激素减少加速骨钙流失,易引发骨质疏松和骨折。

心理健康问题:睡眠障碍与情绪波动相互作用,可能发展为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生活质量下降:频繁潮热、失眠会降低日常活动能力,影响社交和家庭关系,甚至导致职业发展受阻。

二、潮热与失眠:更年期最困扰的两大“敌人”

(一)潮热:突如其来的“热浪侵袭”

潮热是更年期最典型的症状,约75%-80%的女性会经历。其表现为突然感到胸、颈、面部发热,皮肤潮红,随后大量出汗,每次持续1-5分钟,严重者一天可发作数十次。夜间潮热常导致睡眠中断,进一步加重疲劳和烦躁。目前认为,潮热的发生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雌激素变化敏感有关——雌激素减少扰乱了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误以为“过热”,从而启动散热机制。

(二)失眠:越累越难眠的恶性循环

失眠在更年期女性中极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除了潮热干扰睡眠,雌激素下降还会影响神经递质(如血清素、褪黑素)的分泌,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失衡。此外,更年期的情绪波动、关节疼痛等躯体不适,也会加剧失眠问题。长期睡眠不足不仅损害免疫力,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三、科学管理潮热与失眠的多维度策略

(一)生活方式干预:从细节改善症状

1.饮食调节: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酒精、辛辣食物摄入,这些物质可能诱发或加重潮热。

增加植物雌激素:大豆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富含异黄酮,可模拟雌激素作用,缓解潮热;亚麻籽、黑芝麻、燕麦等也有类似功效。

-补充营养素:维生素E有助于减轻潮热,B族维生素可调节神经功能,钙和维生素D则预防骨质疏松。建议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和深海鱼类。

2.环境与衣物选择:

保持凉爽:使用空调、风扇调节室内温度,避免高温环境;睡觉时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床单和睡衣。

分层穿衣:便于潮热发作时随时增减衣物,减少不适感。

3.运动锻炼: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跑步、跳操),不仅能改善睡眠,还能提升情绪、增强骨密度。瑜伽、太极等舒缓运动也有助于放松身心,缓解潮热。

(二)药物与医疗干预:专业治疗是关键

1.激素补充治疗(HRT):

原理:通过补充雌激素、孕激素(有子宫女性需联合使用),直接弥补体内激素不足,是缓解潮热、失眠等症状最有效的方法。

-适用人群:症状严重、生活质量受影响,且无禁忌症(如乳腺癌、严重肝病、不明原因阴道出血等)的女性。

注意事项: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用药,定期评估风险,一般短期使用(不超过5年),并配合定期体检。

2.非激素药物:

植物药:黑升麻提取物(莉芙敏)可缓解潮热,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效果因人而异。

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可改善潮热和情绪症状,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的女性。

褪黑素:睡前服用低剂量褪黑素(1-3mg),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三)心理与行为干预:身心同治的重要性

1.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调整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女性正确认识更年期,缓解焦虑情绪。例如,记录潮热发作规律,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减轻失眠和紧张感。

2.心理咨询与支持:加入更年期互助小组,与同龄人分享经验;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预防和治疗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3.中医调理:针灸、推拿、中药(如六味地黄丸、坤宝丸)等传统疗法,可从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缓解潮热、失眠症状,但需在正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四、家庭与社会:为更年期女性提供支持

(一)家庭关怀:理解比安慰更重要

家人的支持对更年期女性至关重要。伴侣应学习更年期知识,理解妻子的情绪波动,主动分担家务;子女需耐心倾听,给予情感陪伴。避免用“矫情”“没事找事”等言语指责,而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关心,如陪伴散步、准备健康餐食。

(二)职场与社会:营造包容环境

职场应给予更年期女性更多关怀,如弹性工作时间、安静休息空间;社会媒体需纠正对更年期的刻板印象,通过科普宣传消除偏见。同时,社区可定期开展更年期健康讲座,提供免费筛查(如骨密度、乳腺检查),帮助女性科学管理健康。

五、破除误区:更年期管理的常见认知陷阱

1.误区一:更年期症状会自然消失,无需干预

虽然部分症状会随时间缓解,但长期忽视可能导致健康隐患。积极干预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还能降低慢性疾病风险。

2.误区二:激素治疗副作用大,不能用

规范使用HRT的获益大于风险,关键在于个体化评估和定期监测。非激素治疗可作为替代方案,但效果相对有限。

3.误区三:失眠只需“硬扛”,不需要治疗

长期失眠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或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

更年期不是人生的“下坡路”,而是重新认识自我、管理健康的契机。通过科学管理潮热、失眠等症状,女性不仅能平稳度过这一特殊阶段,还能为老年健康奠定基础。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应给予更年期女性更多关注与支持,让她们以从容的姿态拥抱人生的新阶段。

(赵睿超 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 妇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