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生物的神秘世界里,隐藏着许多我们未曾熟知却又可能对我们健康构成威胁的“小恶魔”。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鲍曼不动杆菌的神秘面纱,一探究竟。
一、鲍曼不动杆菌的“庐山真面目”
鲍曼不动杆菌,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和复杂,但它却是在我们生活环境中悄然存在的一种细菌。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在显微镜下,它们形状各异,有的呈球状,有的呈杆状,常常成对或成链排列。这些微小的生物结构简单得难以想象,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比如土壤、水体等环境里都能发现它的踪迹。同时,它也热衷于在医疗机构的 various 角落“安营扎寨”,像病床栏杆、医疗设备表面等,医院的各种器械和设施若是清洁消毒不彻底,很容易成为它的“温床”。
二、为何说它是“隐形威胁”?
鲍曼不动杆菌之所以被称为“隐形威胁”,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它不像一些致病微生物会迅速引发剧烈的症状,让宿主马上察觉。很多时候,它可能在人体内部“潜伏”下来,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对于免疫力正常的健康人来说,偶尔接触到鲍曼不动杆菌,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将其“击退”,不至于引发严重的问题。但对于那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人、儿童、长期患病者以及接受过大型手术、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等,鲍曼不动杆菌就可能“趁虚而入”,引发各种感染。
它引发的感染类型多样,涵盖了呼吸道感染,会导致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还有伤口感染,使得伤口久久难以愈合,甚至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病症。而且,它在医院环境中容易传播,一旦爆发感染,往往会在病房内迅速蔓延,给众多患者带来巨大风险。
三、它如何“兴风作浪”?
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较为复杂。它可以借助医护人员的手,在为不同患者检查、治疗的过程中,从一个患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患者身上,这就是常说的接触传播。例如,医生在检查完一名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后,如果没有彻底洗手就接触其他患者,细菌就可能随之传播。
飞沫传播也是其手段之一。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鲍曼不动杆菌的飞沫会飘散在空气中,周围的易感人群吸入后,就有可能被感染。此外,它还可以通过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等进入人体,真是防不胜防。
四、如何防范这个“隐形杀手”?
面对鲍曼不动杆菌的威胁,我们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清洗双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情况下,能有效减少细菌的传播。
在医疗机构方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关键。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灭菌,病房也要定期清洁消毒,保持通风良好,切断细菌的传播途径。
对于易感人群,更要注重自我保护。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增强自身免疫力,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力量抵御细菌的侵袭。
总之,鲍曼不动杆菌虽然是个“隐形威胁”,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特性,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能降低它对我们健康的危害,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防线。
(孙利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综合ICU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