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其中有一种名为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菌,它就像一个“狡猾”的小恶魔,总是倾向于“盯上”某些特定的人群。那么,它究竟为什么会对这些人群“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感染奥秘的面纱。
一、铜绿假单胞菌的“真面目”
铜绿假单胞菌,也被称为绿脓杆菌,是一种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特别喜欢潮湿的环境,比如土壤、水,甚至在一些植物表面也能发现它的踪迹。从外形上看,它呈长棒形,具有单向的运动性。而且,它还有个独特的“技能”,能产生水溶性色素和荧光素,这让它在实验室的检测中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二、“盯上”特定人群的原因
(一)免疫力低下者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就相当于给铜绿假单胞菌敞开了大门。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他们的免疫系统被药物抑制,身体的防御能力大幅下降。还有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的患者,他们的身体机能较弱,免疫系统难以有效地抵御细菌的入侵。另外,老年人和婴幼儿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也更容易成为铜绿假单胞菌的攻击目标。这些人群就像是没有足够守卫的城堡,铜绿假单胞菌轻易就能突破防线,引发感染。
(二)皮肤或黏膜受损者
我们的皮肤和黏膜是身体的天然屏障,能够阻挡大多数细菌的入侵。然而,一旦皮肤或黏膜受到损伤,就如同城墙出现了缺口,铜绿假单胞菌便有了可乘之机。比如烧伤患者,烧伤处的皮肤失去了正常的防护功能,变得十分脆弱。又如手术切口、外伤伤口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铜绿假单胞菌就可能趁机而入,在伤口处大量繁殖,导致感染。此外,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容易发生破损,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三)长期住院或使用医疗器械者
在医院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也不例外。长期住院的患者,身体抵抗力可能会因为疾病本身和医院的环境而下降。同时,他们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医疗器械,如导尿管、气管插管、呼吸机等。这些器械在使用时,可能会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屏障,为细菌提供了入侵的通道。而且,医院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风险,也会让铜绿假单胞菌更容易传播到这些患者的身上。
三、感染后的症状表现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感染的部位。如果是肺部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痰液通常呈绿色,这也是它被称为“绿脓杆菌”的原因之一。泌尿系统感染时,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而皮肤感染则会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严重的感染甚至可能导致败血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四、预防感染的措施
对于容易受到铜绿假单胞菌“盯上”的人群,预防感染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和黏膜的清洁完整。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其次,对于免疫力低下者,要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免疫调节剂,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皮肤或黏膜受损的患者,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在使用医疗器械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细菌的侵入。
总之,铜绿假单胞菌虽然“狡猾”,但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感染奥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孙利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综合ICU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