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子宫里的‘不速之客’——子宫平滑肌瘤全解析

2024-06-14 17:0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1904

子宫平滑肌瘤,通常简称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它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内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支持组织。虽然大多数平滑肌瘤生长缓慢且恶变几率非常小(只有0.4%~0.8%),但它仍然是女性需要关注和了解的一种常见疾病。以下是对子宫平滑肌瘤的全面解析。

一、发病情况与人群特征

子宫平滑肌瘤主要发生在30~50岁的妇女身上,在40岁以上妇女中的发病率为40%~70%。据统计,至少有20%的育龄妇女患有子宫肌瘤,但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的发病率,因为大多数子宫肌瘤没有或少有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此外,子宫肌瘤在子宫切除标本中的检出率也相当高,说明它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虽然子宫平滑肌瘤的准确病因还不明确,但有迹象表明它可能和遗传、激素以及环境等因素组合有关。目前普遍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长期和过度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平滑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这个阶段激素影响最大。研究认为,雌孕激素协同促进肌瘤生长。此外,一些危险因素如母体妊娠期应用雌激素、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晚育、肥胖等也可能增加子宫肌瘤的风险。而锻炼、多产、绝经、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则可能减少子宫肌瘤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与症状

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月经改变: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这可能是由于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月经期子宫收缩止血所致。长期经量增多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腹部包块: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包块,但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从腹部触及质硬的包块。

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分泌增加,并伴有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若肌瘤发生溃疡、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分泌物。

压迫症状:子宫前壁的肌瘤如压迫膀胱可引起患者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

其他症状:常见的有轻微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月经期可加重。此外,肌瘤红色变性时可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瘤体局部压痛等症状。

四、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和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类型、数目、大小等全面考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随访观察等。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或术前缩小肌瘤体积。常用的药物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米非司酮等。但药物治疗停药后肌瘤可能继续增大,且长期应用可引起绝经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症状或肌瘤较大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等。肌瘤切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而子宫切除术则适用于不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的患者。

随访观察:对于无症状或肌瘤较小的患者,可选择随访观察。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监测肌瘤的生长情况。若肌瘤增大或出现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为了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女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子宫肌瘤。

合理膳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雌激素类食物和药物。

锻炼身体: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

避免过度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增加子宫肌瘤的风险。因此,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

总之,子宫平滑肌瘤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但仍需要女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和了解。通过定期体检、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和避免过度压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定期进行随访观察。

(蒲雨康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二科 住院医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