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维生素C吃多了会中毒吗?

2025-07-23 17: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健康养生备受关注的当下,维生素 C 作为备受推崇的营养补充剂,常被认为多多益善。然而,维生素 C 吃多了并非毫无风险,过量摄入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导致中毒现象,这绝非危言耸听。

维生素 C 对人体有着诸多不可或缺的功效。它是胶原蛋白合成的关键参与者,有助于保持皮肤、骨骼、牙齿和血管的健康;作为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够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细胞的损害,增强免疫力以帮助人体抵御感冒和其他疾病;还参与铁的吸收,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意义重大。正因如此,很多人秉持着“越多越好”的念头,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 C 补充剂。

实际上,维生素 C 过量摄入会打破身体的营养平衡,带来不良后果。首先,胃肠道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大量维生素 C 进入肠胃,会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尤其是本身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或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过量摄取维生素 C 后,肠胃负担加重,消化功能紊乱的状况更为明显。

从代谢角度来看,人体对于维生素 C 的代谢能力存在上限。多余的维生素 C 并不能被人体有效利用,而是需要通过肾脏排泄。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肾脏的工作量,长期超负荷运转,肾脏功能可能受到损伤。过多的维生素 C 在肾脏内堆积,容易形成肾结石,因为维生素 C 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草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尿液中浓度过高时,就会结晶析出,附着在肾脏内壁,逐渐形成结石核心,进而发展为肾结石,引发腰腹部疼痛、血尿、尿频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血液系统方面,过量维生素 C 可能干扰正常的凝血机制。它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增加出血风险。对于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来说,同时大量摄入维生素 C 更是雪上加霜,可能使抗凝效果过度增强,引发异常出血,如皮下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不止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内脏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回顾一些实际案例,不乏因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 C 导致中毒的报道。有患者为了美白肌肤、增强免疫力,自行加大维生素 C 剂量,每日服用数千毫克,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严重的腹泻、乏力、血尿等症状入院治疗。经检查发现,不仅肠胃功能受损,肾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需经过长时间调理才能恢复。

日常饮食中,其实我们很容易从新鲜果蔬中获取足量的维生素 C。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青椒、西兰花等都是维生素 C 的优质来源。正常情况下,只要保持均衡饮食,无需额外大量补充维生素 C 补充剂。若因特殊需求,如医生诊断为维生素 C 缺乏症,需在专业指导下按剂量服用,切不可盲目跟风,自行加大用量。

维生素 C 虽好,但过犹不及。我们必须认清过量摄入维生素 C 的潜在风险,遵循科学适量的原则,让维生素 C 在维护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非成为危害身体的“毒药”。尊重身体的需求和代谢规律,才能真正做到用营养守护健康。

(杨永胜 兰考县堌阳卫生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