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经历过轻微的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瘙痒,或是食物引起的不适。然而,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严重的健康威胁——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又称为全身性过敏反应,是一种迅速而危及生命的状况,它能够在几分钟内引发严重的生理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了解过敏性休克,识别其潜在风险,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对于保障个人及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过敏性休克:何为“隐形威胁”?
过敏性休克之所以被称为“隐形威胁”,是因为其触发因素多样且难以预测,同时发病迅速,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这些触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食物:如坚果、海鲜、牛奶、鸡蛋等常见过敏源。
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造影剂等。
昆虫叮咬:蜜蜂、黄蜂等昆虫的毒液。
接触性过敏原:乳胶、花粉、宠物皮屑等。
其他:如运动诱发过敏、疫苗接种反应等。
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对某种物质的过敏反应并非一成不变,可能随着时间、身体状况或暴露次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即使是曾经安全接触过的物质,也不能掉以轻心。
二、过敏性休克的症状与体征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通常会在接触过敏原后的几分钟内迅速出现,主要包括:
皮肤症状:广泛的荨麻疹或瘙痒性红斑。
呼吸道症状: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喘息、声音嘶哑。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循环系统症状: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心脏骤停。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意识模糊、焦虑、抽搐,甚至失去知觉。
由于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多样且可能迅速恶化,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三、预防与应对措施
预防
识别过敏源:通过过敏测试明确个人过敏源,避免再次接触。
阅读标签:对于已知过敏源,仔细阅读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的标签,确保不含过敏成分。
携带急救药物:对于已知有严重过敏史的人群,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如EpiPen),并在医生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
环境控制:减少室内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
应对
立即远离过敏源:一旦发现过敏症状,迅速离开可能导致过敏的环境或停止接触过敏物质。
注射肾上腺素: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并尽快就医。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帮助其保持侧卧位,以防呕吐物阻塞气道。
维持生命体征: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期间,尽量保持患者平静,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
四、提高公众意识与教育
提高公众对过敏性休克的认识,加强相关教育,是减少其发生率和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这包括:
普及过敏知识:通过媒体、社交平台、学校等渠道,广泛宣传过敏性休克的症状、预防与应对措施。
培训急救技能:在社区、学校、工作场所等开展急救培训,提高公众对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处理能力。
支持患者社群:建立过敏性休克患者支持组织,提供信息交流、心理支持和互助平台。
五、结语
过敏性休克,作为一种潜在的“隐形威胁”,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加强自我保护。通过深入了解其成因、症状与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同时,提高公众意识,加强急救教育,也是构建安全健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健康与安宁。
(王璟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