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正悄然威胁着无数人的心脏健康。它是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若不及时预防和控制,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一、合理饮食,筑牢健康防线
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食盐中的钠离子会使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
钾元素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富含钾的食物众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良好的来源,如香蕉、橙子、菠菜、土豆等。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不仅能补充钾,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脂肪摄入过多,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升高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影响血压。应减少动物油、油炸食品、糕点等高脂肪食物的食用,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
优质蛋白质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和血管弹性有重要作用。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作为蛋白质来源。
二、适度运动,激活身体活力
有氧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高血压效果显著。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每天快走30分钟,每周5天。
适当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对血压控制也有积极作用。可选择哑铃、弹力带等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每周进行2 - 3次,每次20 - 30分钟。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预防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运动,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例如,上下班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一部分路程,工作间隙起身活动一下身体,减少久坐时间。长期坚持运动,不仅能预防高血压,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三、保持健康体重,减轻身体负担
控制饮食量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搭配,避免暴饮暴食。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既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又能防止摄入过多热量。同时,要注意控制进食速度,细嚼慢咽有助于更好地感受饱腹感,避免过度进食。
定期测量体重,了解体重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可以使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估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BMI = 体重(千克)÷ 身高(米)的平方。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 - 23.9。如果体重超标,应制定合理的减重目标,逐步减轻体重。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长期吸烟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戒烟是预防高血压和保护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举措。
四、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压力,要学会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可以通过与朋友、家人交流倾诉,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获得情感支持。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帮助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压力。
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物钟稳定,对血压控制有益。每天应保证7 - 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起床、睡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预防高血压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刘庆乐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心血管科一病区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