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右下腹,隐藏着一个名为阑尾的小小器官,虽然它的生理功能至今仍存在争议,但一旦它发炎,却能给人们带来不小的痛苦。阑尾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诊断与治疗往往与时间赛跑,而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诊断手段,在这场与时间的较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超声技术如何准确捕捉阑尾炎的迹象,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一、阑尾炎的“面纱”与超声的“慧眼”
阑尾炎的发生,往往源于阑尾管腔的阻塞,如粪石、淋巴滤泡增生、异物等,导致管腔压力增高,血液循环受阻,细菌繁殖,最终引发炎症反应。这一过程可能迅速导致阑尾肿胀、化脓,甚至穿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危及生命。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传播,形成灰度图像,能够实时、直观地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和状态。在阑尾炎的诊断中,超声不仅能够发现阑尾肿胀、增厚、管腔扩张等直接征象,还能观察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等间接征象,为阑尾炎的准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二、超声下的阑尾“探秘”
阑尾的直接征象
肿胀与增厚:正常阑尾在超声下难以显示,但当阑尾发炎时,其直径可增大至超过6mm,甚至达到数厘米,超声下表现为条索状或管状低回声结构,边缘模糊。
管腔扩张:阑尾管腔内的液体或脓液积聚,导致管腔扩张,超声下可观察到管腔内的无回声区。
回声改变:发炎的阑尾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能出现点状、斑片状高回声,代表阑尾壁的水肿、坏死或化脓。
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阑尾炎时,周围肠系膜淋巴结可能反应性增生,超声下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
腹腔积液:阑尾炎穿孔或严重炎症时,周围组织可能渗出液体,形成腹腔积液,超声下表现为无回声区,有时可见液体内漂浮的点状回声。
肠管扩张:由于炎症刺激,周围肠管可能出现痉挛性收缩或麻痹性扩张,超声下可观察到肠管直径的异常增大。
三、超声诊断阑尾炎的挑战与应对
尽管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患者体型肥胖、肠道气体干扰、阑尾位置变异等,都可能影响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导致诊断困难。
优化检查技巧:采用高频探头、多切面扫查、加压法等方法,可以提高阑尾的显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结合临床信息:超声诊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进行综合判断。
考虑个体差异: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超声诊断时应考虑其生理特点,适当调整检查策略。
四、超声在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不仅用于阑尾炎的诊断,还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可用于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减少手术风险;超声监测下的保守治疗,如抗生素治疗和密切观察,可用于部分轻症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
五、结语
超声技术以其无创、便捷、实时成像的特点,在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不断优化检查技巧、结合临床信息、考虑个体差异,超声能够准确捕捉阑尾炎的迹象,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让我们共同关注阑尾健康,充分利用超声技术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有效的医疗服务。
(李姣 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