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超声下的‘石头记’,揭秘胆囊结石的真面目

2023-05-16 18: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体的腹腔深处,静静地躺着一个被称为“胆囊”的小器官,它虽不起眼,却在消化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帮助我们在进食时更好地消化脂肪。然而,当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出现了不速之客——胆囊结石时,平静的生活便被打破。本文将带您走进超声的世界,一同揭开胆囊结石的神秘面纱。

一、胆囊结石的“前世今生”

胆囊结石,顾名思义,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固体物质,主要由胆固醇、胆红素等成分构成。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如沙粒般细小,有的则能长到数厘米之大。胆囊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胆汁成分的改变、胆囊功能异常以及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胆汁成分失衡:当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红素含量过高,而相应的溶解能力下降时,这些成分就容易在胆囊内析出、结晶,最终形成结石。

胆囊功能异常:胆囊排空不畅、胆汁淤积也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长期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等习惯,可能导致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时间过长,增加结石的风险。

生活习惯与遗传因素:肥胖、高脂饮食、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家族遗传史,都是胆囊结石发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二、超声下的“探宝之旅”

在诊断胆囊结石方面,超声检查无疑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之一。它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传播特性,形成图像,帮助医生直观地看到胆囊内的结石情况。

检查过程:患者通常需要空腹进行超声检查,以减少胃内气体对图像的干扰。检查时,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涂上导电凝胶,并使用超声探头在腹部移动,以捕捉胆囊及其内部的图像。

超声图像:在超声图像上,胆囊结石通常表现为胆囊内的高回声光团,其后常伴有声影。这些光团随着探头的移动而移动,与胆囊壁或胆汁有明显的分界。

优势与局限: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辐射等优点,是胆囊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肥胖患者、胆囊位置异常或结石较小且被胆汁掩盖时,超声检查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时,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CT、MRI等,以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三、胆囊结石的“应对策略”

一旦确诊胆囊结石,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

观察与随访: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胆囊结石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观察与随访,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控制体重等方式,减少结石进一步增大的风险。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胆囊结石较小、数量较少时,医生可能会尝试使用溶石药物或排石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然而,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且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反复发作或结石较大、数量较多的患者,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术和保胆取石术。胆囊切除术通过切除病变的胆囊,彻底消除结石复发的可能;而保胆取石术则旨在保留胆囊功能,仅取出结石,但术后结石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

四、结语

胆囊结石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定期的超声检查以及必要的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超声技术作为胆囊结石诊断的“金标准”,以其无创、便捷的特点,为患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让我们共同关注胆囊健康,从生活习惯做起,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李姣 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