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社区公园里总有些老人刚站起来,就扶着树,捂着额头说“头有点晕”。这情况在有高血压的老人身上挺常见,其实和血压忽高忽低有关系。想及时发现问题、别出意外,关键是找对测血压的时间。要是能把这事做好,就能早点察觉不对劲。
1、晨起头晕的常见原因
家里老人早上起来头晕,可别当成是没睡够那么简单,这多半是身体在提醒有问题了。就说体位性低血压吧,老人夜里躺久了,猛地站起来,血管反应跟不上,血压一下子降下来,脑子供血不够,自然就晕乎乎的,眼前还可能发黑。
要是老人夜里睡觉爱打鼾,时不时憋口气,麻烦就更大了。这会让血液里的氧气忽高忽低,身体会一个劲分泌让血压升高的东西,到了早上血压就可能飙上去,头不晕才怪。另外,降压药吃多了或者不够,夜里水喝得太少,血液变稠了,早上起来也容易不舒服。这些情况都得留意,别不当回事。
2、血压波动的“生物钟”
人的血压变化就像有个“生物钟”,昼夜规律很明显。健康人早上6到10点血压会升到第一个高峰,之后慢慢降下来,到下午4到6点又出现第二个高峰,夜里就降到最低。但高血压老人的血压调节功能不好,这种波动会更厉害,医学上叫“晨峰高血压”。有研究发现,差不多40%的高血压并发症都出在清晨。这是因为早上起来,身体从睡着到活动,交感神经会变兴奋,激素分泌也有变化,再加上夜里身体会流失水分,血压就容易大起大落。所以这个时候测血压,更能看出身体的真实情况,对高血压老人来说,关注清晨血压特别重要。
3、测血压的最佳时间
3.1晨起空腹是黄金时段
老人早上醒来别急着起身,卧床后的半小时到一小时测血压最好。这时候身体没活动,也没吃东西、吃药,能准准反映真实血压。测的时候坐着,脚放平,胳膊和心脏齐高,连测两三回,取个平均值就行。
3.2服药前监测很关键
有些老人总习惯吃完降压药再量血压,这其实不对,会看不出真实的血压情况。正确的做法是早上起来,还没吃药的时候测。这样能知道现在的药剂量合不合适:要是没吃药时血压就高,可能得调调药;要是吃完药血压太低,就得小心是不是药吃多了。
3.3睡前测量不可忽视
晚上睡前一个钟头测血压也很关键。这时候的血压能看出药的效果能不能维持住,帮着安排晚上用药。要是睡前血压升得厉害,可能得在医生说的办法下改改晚上吃药的时间;要是太低了,夜里起床就得多留心,别一下子站起来。
3.4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给老人测血压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测之前半小时,别抽烟、喝酒,也别喝含咖啡因的咖啡、浓茶,剧烈运动也得避免。情绪不稳会让血压不准,所以要先安安静静待上五到十分钟,让心情平复下来。血压计得选经过认证的电子款,还得定期校准,这样结果才靠谱。 要是老人早上起来总头晕,最好加个体位性血压测量。先躺着测一次,站起来之后,过1分钟、3分钟、5分钟再各测一次,看看血压怎么变。要是站起来后,收缩压降了20mmHg以上,或者舒张压降了10mmHg以上,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得赶紧告诉医生。
4、日常护理的小技巧
要想减少老人晨起头晕,除了定时测血压,日常护理得做好。起床别着急,按“三步法”来:先在床上躺30秒,再慢慢坐起来待30秒,接着在床边站30秒,感觉没事了再走动。床头晚上可以放杯温水,早上起来少喝点,能让血液没那么黏稠。 吃的方面,盐别多放,一天顶多5克,多吃些含钾的果蔬,像香蕉、菠菜就不错。运动也得适量,选散步、打太极这类轻缓的,早上别做剧烈活动。另外,作息得规律,觉要睡够,别熬夜,也别累着,这样才能舒服些。
给高血压老人监测血压,就如同给身体安“警报器”。选准时间,像清晨、服药前等时段监测,掌握正确方法,能及时察觉潜在风险。要是老人晨起频繁头晕,千万别自行增减药量,应尽快就医,让医生依据血压变化调整方案,如此可助老人远离头晕,享受健康生活。
(张莹 承德市中心医院 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