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老年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日常检查足部的几个关键点

2025-05-08 13:4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老年人得糖尿病的不少,糖尿病足是很麻烦的并发症,对老人身体、生活影响特别大。大概15%到20%的糖尿病人会出现糖尿病足,老人占多数。这病不好治,容易致残,严重还得截肢,家里和社会都压力大。但这病能防能控,平时多检查脚很关键。仔细检查能早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大大减少发病可能。下面就说说老人预防糖尿病足时,日常查脚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1、检查的时间与频率
老年糖友每天都得检查脚,最好是早上起来和晚上睡前各查一次。早上看,能及时发现夜里脚有没有出问题,比如睡觉时不小心被被子或别的东西压到、刮到受伤了;晚上查,能知道一整天走路、活动后脚的情况,看看是不是因为站太久、走太多,或者鞋不合适、袜子不舒服,导致脚出了异常。每次检查别太急,得留够时间,一般每次不少于5分钟。另外,每周最好再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深度检查,把脚好好排查一遍。
2、足部皮肤检查
看脚的健康,先仔细瞧瞧皮肤的每一处。得看看有没有破的地方,像擦破皮、割伤、起水泡这些都算。老年人皮肤没那么有弹性,对疼的感觉也差,哪怕破了点皮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得一处处查,特别是脚底、脚后跟这些总被压着、磨着的地方,发现破了要赶紧处理,别让它发炎。
正常的脚皮肤是红扑扑、有亮光的。要是看着发白、发紫甚至发黑,那可能是血流通得不好,得特别当回事。发白也许是动脉供血不够,发紫、发黑可能是静脉血回不去,或者皮肤组织缺血坏了。另外,皮肤要是又红又肿、摸起来发烫,可能是有炎症了。还有脚跟这些地方,要是干得掉皮、裂口子,也容易发炎,得赶紧好好护理。
3、趾甲检查
脚趾甲的健康得格外留意,不少糖尿病足问题都是从这儿开始的。看看趾甲有没有变样,像变厚、发脆,或是颜色不对劲,发黄、发黑之类的,这很可能是真菌感染,也就是灰指甲。这种感染会弄坏趾甲,还可能让甲沟发炎,影响脚的健康。 
再看看有没有嵌甲,就是趾甲往甲沟里长,扎进旁边的肉里,这会让甲沟又红又肿还疼,容易得甲沟炎,严重了还会化脓,感染风险更高。 
修剪趾甲也得注意,别剪太短或剪得不合适,免得弄伤趾甲。老人视力不好,剪趾甲最好在光线足的地方,或者让家人帮忙。
4、脚趾间检查
脚趾缝是平时不怎么留意的地方,这里又暖又潮,特别容易招来细菌和真菌,闹起感染来。看的时候得轻轻把脚趾分开,瞧瞧缝里有没有潮乎乎、发白或者烂了的地方,这些多半是足癣。长了足癣,皮肤会痒、会破;皮肤一破,细菌就有了可乘之机,说不定会引起更厉害的炎症。要是看到脚趾缝有奇怪的分泌物,或者有臭味,也得小心是感染了,得赶紧处理。
5、足部形状与畸形检查
脚上的样子变了、长歪了,也容易惹上糖尿病足,得多留意。比如大脚趾往小脚趾那边歪,脚骨也跟着变形,趾头内侧就会鼓出来,总被磨到压到,疼起来还会发炎。有的脚趾中间弯成锤子样,脚底受力就变了,局部压力大,很容易长鸡眼、老茧。这些东西虽说不算大毛病,可不管它,皮肤会越来越厚、硬邦邦的,脚的血流和感觉都受影响,糖尿病足就更可能找上门了。
6、足部感觉检查
糖尿病对神经系统影响不小,尤其容易让老年人足部感觉变弱,甚至没了知觉。这样一来,脚要是受伤了,他们很难及时发现,所以平时给脚做感觉检查特别关键。 
检查时,用棉签轻轻在脚面皮肤上划几下,看看有没有感觉;拿凉毛巾、温水袋这类冷热不同的东西碰碰脚,试试对温度敏不敏感;也能用手指轻按脚的不同地方,瞧瞧能不能察觉到压力。要是发现脚的感觉差了或没了,可能已经出现神经病变,这时候就得更用心保护脚,多检查,别因为感觉不到伤,最后惹出大麻烦。
7、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查脚时,要是眼神不太好,拿面镜子照着看,或者让家里人帮着瞧瞧,得把脚的每个地方都看仔细了。摸脚的时候轻点儿,别使劲按、使劲拽,免得弄伤了皮肤和肉。要是瞧见脚上有破口、红肿、疼,或是感觉不对劲,赶紧去医院,别自己瞎处理,不然耽误了就麻烦了。平时也得把脚打理干净,天天用温水泡泡脚,洗完了赶紧擦干,特别是脚趾缝,得让脚一直干爽洁净才好。

老年人预防糖尿病足,每天看看脚特别重要。天天仔细检查,留意各种小问题,发现了赶紧处理,能大大减少得糖尿病足的可能。脚好了,日子过得舒坦,晚年也能安心。

(张莹 承德市中心医院 老年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