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乳牙萌出→恒牙替换,儿童护牙时间表请查收!

2023-06-27 13: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宝宝第一次咧嘴笑时露出的小牙牙,像颗颗圆润的珍珠,可爱又珍贵。但你知道吗?从第一颗乳牙冒头到最后一颗恒牙“上岗”,每个阶段都有护牙的小秘诀。这份儿童护牙时间表,新手爸妈快收好!

一、0-2岁:乳牙萌出期,打好“地基”是关键

宝宝6个月左右,牙龈上会鼓出一个个小“白点”,第一颗乳牙要和世界见面啦!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会全部长齐,像一排小卫兵守护着口腔。

清洁要趁早:乳牙刚萌出时,用干净的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牙面和牙龈,每天早晚各一次。等牙齿多一些,换成指套牙刷,动作要温柔,别让宝宝觉得刷牙是“负担”。

拒绝“奶瓶龋”:睡前别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牛奶、果汁里的糖分长时间粘在牙上,容易让牙齿变成“小黑点”。喂完奶后,记得给宝宝喝几口温水漱口。

出牙不适巧应对:宝宝出牙时可能会流口水、咬东西,这是牙龈痒的信号。准备一个无毒的牙胶,让宝宝咬一咬,既能缓解不适,又能锻炼咀嚼能力。

二、3-6岁:乳牙稳固期,养成刷牙好习惯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吃更多种类的食物,乳牙也成了咀嚼的“主力军”。但他们活泼好动,常常忘记刷牙,护牙的重点是帮他们养成规律的习惯。

学会用儿童牙刷:选择软毛、小头的儿童牙刷,挤上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氟能增强牙齿抵抗力)。教宝宝“画圈圈”刷牙,刷完外面刷里面,每个牙齿都要照顾到。

控制甜食“入侵”:糖果、蛋糕、碳酸饮料是牙齿的“敌人”,偶尔吃一次没关系,但别让它们成为日常零食。吃完甜食后,及时漱口或刷牙,减少糖分停留时间。

定期看牙医:每年带宝宝做1-2次口腔检查,让医生看看乳牙有没有蛀牙,牙龈是否健康。别等到牙疼了才去,早发现问题能少遭罪。

三、6-12岁:换牙期,“新旧交替”要盯紧

6岁左右,宝宝嘴里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乳牙开始松动、掉落,恒牙悄悄从牙龈里“钻”出来。这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会持续到12岁左右,28颗恒牙(智齿除外)会逐渐长齐。

松动乳牙别硬拔:乳牙松动时,宝宝可能会用舌头舔或用手摸,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乳牙晃得很厉害,让它自然掉落就好,硬拔可能会伤到牙龈。

关注“双排牙”:如果恒牙已经长出来了,对应的乳牙还没掉,就会出现“双排牙”。这时候要及时找牙医拔掉滞留的乳牙,不然恒牙可能会长歪,变成“歪瓜裂枣”。

保护“六龄齿”:6岁左右,口腔最后面会悄悄长出第一颗恒牙(六龄齿),它一辈子不会替换,是咀嚼的“主力队员”。长出后可以做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穿上“防护衣”,挡住细菌的攻击。

矫正要抓黄金期:如果发现恒牙长得不整齐,比如“地包天”“龅牙”,别等换完牙再处理。8-10岁是矫正的黄金期,及时干预能让牙齿更整齐。

四、12岁以后:恒牙“就位”,护牙成终身事

12岁左右,大部分恒牙已经长齐,这时候的牙齿要陪伴孩子一辈子。护牙习惯好不好,直接影响未来的口腔健康。

坚持早晚刷牙+使用牙线:刷牙要刷够3分钟,别忘了清洁牙齿缝隙,每天用一次牙线,把藏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揪”出来。

警惕智齿“捣乱”:17-26岁可能会长智齿,如果智齿长得歪、经常发炎,要及时咨询牙医是否需要拔除。

加强运动防护:孩子打球、跑步时,不妨戴上运动护齿套,避免意外撞击伤到牙齿。

牙齿的健康,藏着孩子成长的密码。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到恒牙“各就各位”,每个阶段的呵护都缺一不可。把这份时间表贴在显眼的地方,陪孩子一起守护好这口“小白牙”,让他们的笑容永远明亮又自信!

(张国良 新乐市中医医院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