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眼睛干涩、红痒、疲劳时,都会本能地拿出一瓶眼药水来“滴两滴”,甚至一些人把眼药水当作“护眼神器”,长期频繁使用。但你知道吗?眼药水并不是护眼灵药,滥用甚至可能损伤角膜功能、诱发严重眼病。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眼药水背后的真相,科学用药,守护明亮双眼。
一、眼药水分类不同,不能“一滴治百病”
眼药水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抗生素类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主要用于细菌感染。
激素类眼药水:如氟美童、地塞米松,用于炎症控制。
抗过敏类眼药水:如氮卓斯汀、奥洛他定,用于眼部过敏症状。
人工泪液类:如羟丙甲纤维素、玻璃酸钠,用于干眼症缓解。
缩瞳/扩瞳类眼药水:如毛果芸香碱、托吡卡胺,用于青光眼或检查前。
抗病毒类:如更昔洛韦滴眼液,用于病毒性结膜炎。
这些眼药水作用机制不同、适应症不同、使用频次也不同,不能混用,更不能自行滥用。
二、滥用眼药水的五大危害
1.角膜毒性损伤
许多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如苯扎氯铵),长期频繁使用会破坏角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导致角膜炎、角膜干燥、角膜糜烂等。
研究依据:美国眼科协会(AAO)报告指出,含防腐剂的滴眼液每日使用超过4次,3个月内即可造成角膜细胞凋亡及泪膜稳定性下降。
2.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许多含有激素成分的眼药水(如氟美童)有强烈的抗炎效果,短期使用后眼红、眼痒迅速缓解,容易掩盖感染或角膜病变的真实症状,延误诊断,甚至发展为严重的角膜溃疡。
3.诱发激素性青光眼或白内障
长期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可能导致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严重者可能失明。此外,还会增加发生白内障的风险。
临床数据:一项发表于《JAMA Ophthalmology》的研究表明,约30%的个体对激素眼药水敏感,连续使用4周以上有明显眼压升高风险。
4.产生抗药性或依赖性
抗生素类眼药水滥用可诱发耐药菌株,导致治疗失败;而一些具有“清凉感”的滴眼液(如含有薄荷成分)则容易让人产生“滴了才舒服”的心理依赖。
5.干眼症加重
看似能缓解干眼的眼药水,如果频繁使用含防腐剂的种类,反而越滴越干,损伤泪膜层,加重干眼症症状。
三、常见用药误区,你中招了吗?
眼睛一红就滴药:眼红原因多种多样(结膜炎、过敏、角膜炎、青光眼等),不能盲目处理。
眼药水开瓶长期使用:大部分眼药水开瓶后只能使用4周以内,之后易被污染,需丢弃。
“合眼就滴”或“睁眼猛点”:不正确的滴药方式会造成药液浪费,甚至伤及角膜。
多人共用眼药水:极易传播细菌或病毒性结膜炎。
四、正确使用眼药水的五大原则
明确诊断后用药:遵循眼科医生建议,不自己配药。
注意使用期限:开封后遵医嘱使用,注意避光、密封保存。
掌握正确滴法:仰头轻拉下眼睑,将药液滴入结膜囊,不要让瓶口接触眼球。
不要频繁更换药物:换药要由医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后决定。
如出现刺激、过敏、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五、真正“护眼”,关键是这几点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每隔20分钟远眺20英尺(6米)20秒。
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用眼。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
保持空气湿润,避免风吹、空调直吹眼部。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和青少年。
结语
眼药水是药,不是“护眼灵水”。它虽小,却对眼睛健康影响巨大。科学合理地使用眼药水,遵循医生指导,才能真正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别让滥用成为伤眼的帮凶,守住光明,从一滴开始。
(吴佳琪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眼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