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青少年近视问题愈发严峻。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繁重的课业压力,使得许多青少年早早戴上了眼镜,“视”力不从心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困扰。但别担心,只要掌握科学方法,实现从模糊到清晰视界的逆袭并非不可能。本文将为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一份全面的近视逆袭指南。
近视成因大揭秘
近视的形成绝非偶然,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若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孩子近视的概率会显著增加。但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更是近视的“催化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盯着书本、手机、电脑屏幕,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睫状肌
持续处于张状态,就像一根橡皮筋长时间紧绷,弹性下降,导致晶状体变凸,从而引发近视。
读写姿势不正确也是一大“元凶”。弯腰驼背、趴在桌上写字,会使眼睛离书本过近,光线角度不佳,眼睛为了看清内容,需更加努力调节,加重了眼睛负担。另外,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眼睛无法充分接受自然光的滋养。研究表明,自然光可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能抑制眼轴增长,而缺乏户外活动,眼轴更容易变长,进而导致近视。
近视带来的困扰
近视给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课堂上,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错过老师讲解的重要知识点,学习成绩难免受到影响。运动时,眼镜可能会滑落、晃动,甚至在激烈运动中损坏,限制了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在生活中,远处的风景变得模糊,美好的细节难以捕捉,还可能因看不清路况而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长期佩戴眼镜可能导致鼻梁和耳部受压,影响面部美观,部分青少年甚至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对社交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逆袭第一步:精准验光配镜
一旦发现近视,及时前往正规机构验光是关键。准确的验光结果如同为配镜找到一把精准的“钥匙”。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它能清晰地矫正视力,方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视物,减轻眼睛疲劳,从而延缓近视发展。而隐形眼镜虽然更美观,但佩戴时需格外注意卫生,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防止眼部感染,毕竟眼睛是非常脆弱且敏感的器官。
视觉训练,给眼睛做“健身操”
视觉训练就像是给眼睛做一套专属的“健身操”。通过特定的眼部运动与练习,能有效改善眼睛的调节、集合等功能。比如反转拍训练,它能提升眼睛调节的灵敏度。准备一副反转拍,上面有正负不同度数的镜片,通过快速切换看不同镜片上的视标,锻炼眼睛快速变焦的能力。还有眼肌训练操,通过转动眼球、上下左右注视等动作,增强眼外肌的力量,让眼睛更加灵活。坚持规律的视觉训练,能显著缓解眼睛疲劳,对于轻度近视的青少年,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提升视觉质量。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至关重要。身体坐正,眼睛距离书本约33厘米,胸部离书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拳一尺一寸”原则。每用眼30-40分钟,一定要休息5-10分钟,可以眺望远方,让眼睛在广阔的视野中放松调节;也可以闭目养神,给眼睛一个短暂的“假期”。同时,要严格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对眼睛伤害较大。避免在昏暗或晃动的环境下看书、看屏幕,为眼睛创造一个舒适、稳定的视觉环境,降低眼睛的负担。
户外活动,沐浴阳光防近视
户外活动堪称预防和改善近视的“神器”。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充分沐浴在自然光照下。像散步、打球、跑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户外,眼睛能进行远近调节,放松睫状肌。而且,户外充足的自然光照能促使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轴增长,从根本上预防近视加深。即使是阴天,户外的光照强度也远高于室内,所以不要因为天气不好就放弃户外活动。
药物辅助,科学防控近视
对于近视进展较快的青少年,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后,可使用低浓度的药物来延缓近视发展。这类药物能麻痹睫状肌,减少眼睛调节痉挛,进而控制眼轴增长速度。但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密切关注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因为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才能确保安全有效地防控近视。
青少年近视逆袭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坚持科学的方法。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帮助青少年告别模糊视界,重新拥抱清晰、明亮的世界。
(武守冬 台前县孙口镇卫生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