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近视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困扰无数家庭的健康问题。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过50%,小学阶段的近视率也持续攀升。很多家长认为近视只是“看不清黑板”,配副眼镜就能解决,但其实儿童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会引发一系列视力并发症,甚至危及终身视力健康。因此,及早重视儿童护眼,掌握科学护眼方法,远离近视危害,是每位家长都不能忽视的责任。
那么,儿童近视到底是怎么来的?如何通过科学护理有效预防?今天就为大家深入讲讲儿童护眼的关键要点。
一、近视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是指眼睛在看远处时成像不能准确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导致看远模糊。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眼轴变长。正常眼球像个标准的乒乓球,而近视眼则像一个被拉长的橄榄球。眼轴一旦拉长,就难以逆转,因此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
导致儿童近视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环境、用眼习惯等。其中,用眼环境和行为习惯是最关键的可控因素。现代孩子从小接触电子屏幕,学习负担重,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再加上不良坐姿、过暗灯光等问题,都是诱发近视的“推手”。
二、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从细节做起
要保护孩子的眼睛,最基本的就是用眼要有度。长时间盯着书本、电子屏幕会让眼睛持续紧张,导致睫状肌疲劳,从而促进眼轴变长。孩子每近距离用眼30分钟,看远处或闭眼放松。可以鼓励孩子用“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看向20英尺(约6米)外的地方,至少20秒,帮助眼部肌肉得到缓解。
此外,写作业或阅读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眼睛与书本保持30~35厘米的距离,避免趴着写、躺着看。灯光也不能忽视,最好使用自然光,晚上写作业时可使用柔和的台灯和辅助光源,避免强光或昏暗光线刺激眼睛。
三、户外活动是最好的“天然护眼药”
研究已经证实,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助于显著降低近视发生率。这是因为在户外,眼睛可以看远处,放松调节系统,同时阳光能促进多巴胺分泌,有助于抑制眼轴过度增长。
很多孩子由于学习压力、生活方式问题,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建议家长每天安排孩子适量运动,比如散步、骑车、打球、跳绳等,哪怕是去小区晒晒太阳、看看远处的绿树蓝天,都比整天呆在屋里强得多。
四、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关键靠家长引导
手机、平板、电视等电子设备成了孩子们的新玩具,但长时间近距离盯着屏幕,对视力的伤害极大。尤其是玩游戏、刷视频这类高频闪、强光刺激内容,更容易让眼睛疲劳,诱发假性近视甚至真性近视。
建议家长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学龄前儿童尽量不接触电子屏幕,小学生每天总使用时间不超过1小时,且尽量拉开观看距离。同时,使用时要选择大屏幕、高清无频闪的设备,环境光线要适当,避免在黑暗中使用手机。
更重要的是,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时间,营造健康的用眼氛围。可以用亲子阅读、户外游戏、手工活动等替代电子产品,既护眼又增进亲子关系。
五、均衡营养,为眼睛补足“原料”
孩子的眼部组织还在发育阶段,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眼睛健康至关重要。特别是富含维生素A、C、E,叶黄素、锌、DHA等营养素的食物,有助于维护视网膜功能、抗氧化、缓解眼疲劳。
日常饮食中,建议多给孩子吃胡萝卜、南瓜、菠菜、蛋黄、深海鱼类、坚果、水果等,少吃油炸食品、糖果、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食物。必要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眼部保健品,如儿童专用叶黄素咀嚼片,但切忌盲目跟风购买。
此外,饮水充足也很重要,保持眼部湿润,有助于减轻眼干眼涩的问题。
六、定期视力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孩子的眼睛变化很快,家长不能仅凭肉眼判断视力问题。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和眼科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假性近视或其他屈光不正(如远视、散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通常建议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尤其是已经佩戴眼镜的孩子,更要定期复查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监测是否进一步发展为高度近视。越早干预,矫正和控制效果越好,防止发展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近视。
如果孩子出现眯眼、斜头、频繁眨眼、揉眼、靠近看书等行为,也要引起警惕,及时就诊,避免延误。
七、近视不可逆,控制进展最重要
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眼轴已经变长,是不可逆的。治疗的核心是“控制度数增长”,防止发展为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因为高度近视可引发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终身视力。
目前控制近视发展的方法有多种,比如佩戴OK镜(角膜塑形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选择功能性框架眼镜等。这些方法都需要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决定或依赖商家推荐。
家长应树立“早防早控”的观念,避免因轻视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结语
儿童的眼睛,是他们通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近视不是一副眼镜就能解决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孩子一生视力健康的大事。预防重于治疗,科学护理胜过纠正。每一个小小的用眼细节,每一次合理的休息安排,每一天坚持的户外活动,都是对孩子视力健康最有效的投资。
(李燕飞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眼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