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加速脑卒中患者恢复

2025-02-18 12: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脑卒中的阴霾突然笼罩一个家庭,患者和家属往往会陷入焦虑与迷茫之中。脑卒中,俗称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许多患者即便幸运地保住了生命,也会面临肢体运动障碍、言语功能受损、认知功能下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与精心的护理相结合,能够显著加速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进程,帮助他们重新拥抱生活。

了解脑卒中后遗症
在探讨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脑卒中可能引发的后遗症。运动功能障碍是最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患者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肌肉僵硬或萎缩,导致行走困难、无法正常抓握物品;言语功能障碍则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无法表达完整的句子,甚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认知功能障碍可能让患者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进行正常的逻辑思考;此外,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情绪障碍等问题。这些后遗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在精神层面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及时开展康复训练和护理至关重要。

科学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身体机能的核心手段。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康复训练应尽早介入。初期,以被动运动为主,护理人员或家属可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关节,如缓慢地屈伸手臂、转动手腕、活动脚踝等,每个关节重复 10 - 15 次,每天进行 2 - 3 组。这样做能够有效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

随着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可逐渐增加主动运动训练。例如,对于肢体无力的患者,可进行床上翻身、坐起训练。患者先将身体转向一侧,用健侧手臂支撑身体,缓慢坐起。平衡训练也十分关键,从最初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床边,到独立坐稳,再到在平衡杠内站立、行走,逐步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肢体协调性。

针对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言语康复训练必不可少。从简单的发音练习开始,如 “啊”“喔”“鹅” 等单音节发音,逐渐过渡到双音节、词语、句子的练习。还可以通过朗读、对话等方式,锻炼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则可以采用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方法,如让患者记忆数字、图片,进行拼图游戏等,刺激大脑功能的恢复。

精心的护理措施
除了康复训练,精心的护理也是加速患者恢复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保持患者床铺的清洁、干燥,定时为患者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一般每 2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注意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同时,要帮助患者做好口腔、皮肤和会阴部的清洁工作,预防感染。

饮食护理同样不容忽视。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供给,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将食物加工成糊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喂食,避免呛咳和误吸。

心理护理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脑卒中患者由于身体功能受损,生活不能自理,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心和鼓励。可以通过讲述康复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康复训练和治疗。

康复训练与护理协同增效
康复训练和护理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协同增效的关系。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法。例如,如果患者在训练中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让患者休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护理工作也为康复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舒适的身体状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让患者更好地投入到康复训练中,提高训练效果。

此外,家属在康复训练和护理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学习康复训练和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家中协助患者进行日常训练和护理。并且,家属的陪伴和支持能够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康复的动力。

康复训练与护理是加速脑卒中患者恢复的 “双引擎”。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和精心的护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后遗症,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对于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不要被疾病的困难吓倒,只要坚持正确的康复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一定能够迎来康复的曙光,重新开启美好的生活篇章。

 

(张金玲 民权县人民医院 神内一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