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探索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模式:应对复杂病症

2025-02-14 09: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先进的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其中,血液净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当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血液净化技术相结合时,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模式,看看它是如何应对复杂病症的。 

认识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从名字上理解,就是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理出去。说得专业些,它是通过体外循环,运用物理、化学或免疫等办法,将血液里的代谢废物、自身抗体、异常血浆成分以及蓄积的药物或毒物清除掉。目前,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都是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 。 

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当尿素氮大于 28.6mmol/L,血肌酐大于 707μmol/L,肾小球滤过率小于 10ml/min,或者出现尿毒症性心包炎、尿毒症脑病等严重症状时,就可能需要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来维持生命。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突然下降,血液净化能清除代谢物质、超滤多余水分,改善症状。中毒性疾病,像药物(地西泮、阿司匹林等)、毒物(有机磷、砷、汞等)中毒,可借助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清除毒物。此外,肝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神经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脑炎、多发性硬化等)、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等),也都能通过血液净化得到有效治疗。 

中医在血液净化中的独特价值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独具特色。在血液净化领域,中医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开始血液透析时间不长、还有一定残存肾功能的肾病患者,中医药能很好地保护残存肾功能。研究显示,哪怕只有很少的残存肾功能,也能与血液净化协同作用,共同清除毒素,尤其是血液透析难以清除的大、中分子毒素,还能调节酸碱平衡,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中医还能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的免疫状态,减少炎症发生率;减轻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改善患者胃口和营养状态;缓解失眠、低血压、皮肤瘙痒、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比如,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电解质代谢障碍等导致的皮肤瘙痒,中医护理团队通过辨证论治,用含有皂角刺、大枫子等多味中药制成的足浴包为患者沐足,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助力排出积聚于皮肤内的尿毒素和钙磷沉积物,减轻对皮肤的刺激,缓解瘙痒症状。 

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模式的具体方式 
个性化草药调理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依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以及透析反应,中医会开出个性化的草药配方。像具有补肾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功效的中药,能改善肾功能、减轻透析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这些草药不仅能调节患者体内阴阳平衡,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针灸与拔罐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流通,改善微循环,对减轻透析过程中的肌肉痉挛、低血压等症状效果显著。拔罐疗法利用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能有效改善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水肿等问题。 

营养与药膳结合 
科学的饮食结构和药膳调理,既能满足患者身体所需,又能减轻肾脏负担。比如,低蛋白饮食配合具有补肾、利水功效的药膳,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能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心理调适与中医情志疗法 
长期透析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中医情志疗法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气功等方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心理调适与中医情志疗法相结合,能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模式的成效与案例 
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模式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肾病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透析频率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例如,通过个性化草药调理与针灸治疗,患者的贫血、皮肤瘙痒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营养与药膳结合,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得到合理控制,蛋白尿水平明显降低;通过心理调适与中医情志疗法,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 

刘大爷是一位长期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被皮肤瘙痒困扰。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团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用中药足浴包为他沐足,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身体上不再出现红色抓痕。还有一些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 “降糖穴按摩 + 穴位贴敷” 缓解了便秘;通过 “足浴 + 穴位贴敷” 的组合治疗方式,缓解了因心理压力导致的失眠。这些案例都充分展示了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模式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血液净化模式为复杂病症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它融合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特色与西医精准医疗、高效治疗的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这种模式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

(高静 长垣市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室)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