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渐起,落叶纷飞,我们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却也迎来了“秋燥”的挑战。在中医理论中,秋季属金,与肺相通,而秋季的干燥气候最容易损伤人体的肺部。许多人一到秋天,就会感到喉咙干痒、咳嗽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出现便秘等症状,这些都是秋燥伤肺的表现。那么,如何在秋季养护我们的肺呢?中医给出了许多实用的食疗与穴位按摩方法,让我们一同探索。
一、秋燥伤肺:原理与表现
在中医看来,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季干燥的气候,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干燥空气,直接损伤了肺部的津液,导致肺燥。肺燥的表现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的喉咙干痒、咳嗽、皮肤干燥外,还可能伴有口鼻干燥、痰少而粘、不易咳出、胸痛、便秘、舌红少苔等症状。长期肺燥,还可能引发或加重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二、食疗养肺:以内养外,润肺生津
1.雪梨炖百合
雪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百合,性微寒味甘,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两者结合,是秋季润肺的佳品。将雪梨去皮切块,与百合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慢炖至百合软烂,加冰糖调味即可。这道甜品不仅口感清甜,还能有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喉咙不适。
2.银耳羹
银耳,性平味甘淡,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银耳羹制作简单,将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加水煮沸,转小火炖煮至银耳软糯,加冰糖调味即可。银耳羹不仅口感滑嫩,还能滋润肌肤,改善秋季皮肤干燥。
3.蜂蜜柚子茶
柚子,性寒味甘酸,能清热化痰、健胃消食;蜂蜜,性平味甘,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将柚子去皮取肉,捣碎后与蜂蜜混合,加入适量清水,小火熬制至浓稠。蜂蜜柚子茶不仅香气扑鼻,还能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是秋季家庭必备的饮品。
三、穴位按摩: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食疗之外,中医还推荐通过穴位按摩来养护肺部。以下三个穴位,是秋季养肺不可错过的“宝藏”。
1.太渊穴
太渊穴位于手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它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肺脏原气留止的部位。按摩太渊穴,可以补肺气、止咳化痰。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太渊穴,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
2.云门穴
云门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它是手太阴肺经的第二个穴位,是肺气出入的门户。按摩云门穴,可以宣通肺气、宽胸理气。方法:用中指指腹按揉云门穴,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注意按摩时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
3.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它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与任脉相通,具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按摩列缺穴,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列缺穴,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
四、实践与思考:结合个人体质,灵活应用
虽然食疗与穴位按摩对秋季养肺大有裨益,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此在应用这些方法时,还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在选择食疗食材时,应尽量避免过于寒凉的食材;体质偏热的人,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清热食材的摄入。此外,穴位按摩时,力度、时间、频率等也应根据个人感受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五、讨论与互动:分享你的养肺经验
秋季养肺,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也是家庭、社区共同关注的话题。你是否有过成功的养肺经验?是否尝试过上述的食疗或穴位按摩方法?效果如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与感受,让我们共同探讨秋季养肺之道,共同抵御秋燥的侵袭。
结语:秋意浓,肺需养
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肺部健康的季节。通过食疗与穴位按摩,我们可以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养护我们的肺部。但请记住,这些方法并非一蹴而就的灵丹妙药,而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从日常做起,从每一餐、每一次按摩开始,共同守护我们的肺部健康,享受一个舒适、愉悦的秋天。
(孙阿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 肺病脾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