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采血攻略送上,请注意查收

2025-02-17 14:4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带孩子去医院看病,采血几乎是绕不开的一环。无论是常规体检、疾病筛查,还是病情诊断,采血都是医生获取关键信息的重要手段。但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采血往往伴随着紧张、焦虑甚至恐惧。孩子哭闹抗拒,家长心疼又无奈,整个过程变得格外煎熬。其实,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就能让这个过程更顺利,减轻孩子的痛苦和家长的焦虑。

一、采血前的准备

1.心理安抚

孩子对未知易恐惧,家长可用简单语言解释采血目的与流程,如“医生阿姨轻轻扎手指,像蚊子叮一下,很快就好”。也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让孩子在轻松氛围中了解采血。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可让其看科普视频或绘本,直观认识采血。同时,家长要多鼓励肯定,如“宝贝一直很勇敢,这次肯定行,爸妈为你骄傲”,增强其勇气信心。

2.身体准备

若孩子生病,如发烧、咳嗽,要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其判断是否适合采血及选项目。采血前一天,让孩子睡足,采血时精神状态好、更配合。采血当天,别让孩子空腹太久或吃太饱,准备清淡易消化食物,如面包、粥,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影响结果或致不适。

3.物品准备

带孩子采血要备好必要物品。带上孩子喜欢的玩具、绘本或小零食,转移其注意力,缓解紧张。若有安抚巾、安抚奶嘴等依赖物,也可以带上。

二、采血过程中的配合

1.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儿童采血常见的部位有手指、足跟和肘静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血部位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新生儿和婴儿多采用足跟采血,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手指采血和肘静脉采血更为常见。在采血前,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帮助孩子摆好舒适的体位。比如,如果是手指采血,可以让孩子坐在家长腿上,家长用一只手轻轻握住孩子的手腕,另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指,让手指自然伸直,方便医生操作。

2.帮助孩子保持安静

采血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或疼痛而哭闹、挣扎,这不仅会增加采血的难度,还可能导致采血不成功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因此,家长要尽量帮助孩子保持安静。可以通过和孩子聊天、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责备他们,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紧张和恐惧。

3.正确按压采血部位

采血结束后,正确的按压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防止出血和淤血。医生会用棉签按压采血部位,家长要协助孩子保持按压的姿势,不要让孩子随意乱动。按压的时间要根据采血部位和出血情况而定,一般需要按压几分钟。在按压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采血部位是否有继续出血的情况。如果发现棉签被血液浸透,要及时告诉医生,更换干净的棉签继续按压。同时,要提醒孩子不要用手去触摸采血部位,以免引起感染。

三、采血后的护理

1.观察采血部位

采血后,要密切观察采血部位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要注意采血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渗血等异常现象。如果只是轻微的淤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过几天就会自行吸收。但如果淤血范围较大、疼痛明显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2.让孩子适当休息

采血虽然是一个小操作,但也会让孩子消耗一定的体力和精力。采血后,要让孩子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以让孩子安静地坐一会儿,或者躺下来休息片刻。如果孩子感觉身体不适,要及时给予关心和照顾。

四、常见问题解答

1.孩子采血时哭得很厉害,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孩子采血时哭闹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家长要注意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孩子过度哭闹导致呼吸急促、缺氧等情况。如果孩子哭闹时间过长,可以暂停采血,等孩子情绪稍微稳定后再继续。

2.采血后孩子说采血部位疼,怎么办?

采血后采血部位轻微疼痛是正常的,一般会逐渐缓解。家长可以用温柔的语言安慰孩子,告诉他们这是暂时的。也可以给孩子进行适当的按摩,但要注意力度不要过大。如果疼痛持续不减或加重,要及时咨询医生。

3.为什么孩子采血后会出现淤血?

采血后出现淤血可能是由于按压不当、孩子乱动导致采血部位出血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淤血范围较小,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过几天就会自行吸收。但如果淤血范围较大,可以在采血24小时后用热毛巾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希望这份儿童采血攻略能帮助到各位家长,让采血过程不再那么可怕。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刘畅畅/王焕/张玉乾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护理(采血室) 检验科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